
0人評分過此書
公職考試講重點【環境微生物學】三、四等
【講重點系列帶你制霸考科】
刷考古題之前先讀懂這一本!
面對考試不僅要會解題,更要有紮實基本功!
★ 匯集補教名師多年教學經驗
★ 章節編排由淺入深、吸收效率倍增
★ 收錄各類經典題型、搭配詳解一點就通
這樣的你適合這本書:
☆ 新手入門
☆ 加強觀念
☆ 考前重點複習
☆ 專業進修
你值得優質的書籍 這本書陪你一起成長!
【講重點x試題大補帖必勝組合】
講重點系列觀念解析 + 試題大補帖刷題練習
大碩教育提供你全方面的備考戰術!
初階入門、加強複習都適用!
★兩種系列一起閱讀 離上榜之路更近一步★
本書是為升學及國家考試準備之環境微生物書籍,含近年具代表性之考題。第一章到第五章屬於微生物之範圍,為學習環境微生物之基礎,第六章之後則屬於環境微生物之範疇,內容並增加近年最熱門之環境生物技術部份。
內容以簡單扼要之方式呈現,並佐以圖表說明,附錄並增加高普考與研究所之題目與簡答,可提供同學課後複習及教師命題參考之用,對於同學自修參加各類考試亦相當有幫助,本書可說是多功能且全面性之參考教科用書。
◎本書適用研究所、高普特考
刷考古題之前先讀懂這一本!
面對考試不僅要會解題,更要有紮實基本功!
★ 匯集補教名師多年教學經驗
★ 章節編排由淺入深、吸收效率倍增
★ 收錄各類經典題型、搭配詳解一點就通
這樣的你適合這本書:
☆ 新手入門
☆ 加強觀念
☆ 考前重點複習
☆ 專業進修
你值得優質的書籍 這本書陪你一起成長!
【講重點x試題大補帖必勝組合】
講重點系列觀念解析 + 試題大補帖刷題練習
大碩教育提供你全方面的備考戰術!
初階入門、加強複習都適用!
★兩種系列一起閱讀 離上榜之路更近一步★
本書是為升學及國家考試準備之環境微生物書籍,含近年具代表性之考題。第一章到第五章屬於微生物之範圍,為學習環境微生物之基礎,第六章之後則屬於環境微生物之範疇,內容並增加近年最熱門之環境生物技術部份。
內容以簡單扼要之方式呈現,並佐以圖表說明,附錄並增加高普考與研究所之題目與簡答,可提供同學課後複習及教師命題參考之用,對於同學自修參加各類考試亦相當有幫助,本書可說是多功能且全面性之參考教科用書。
◎本書適用研究所、高普特考
-
第一章 緒論
-
1.1 前言
-
1.1.1 微生物於環工上之意義
-
-
1.2 微生物
-
1.2.1 微生物一般性之定義
-
1.2.2 微生物學術上之定義
-
1.2.3 原生生物的分類
-
1.2.4 微生物分類概述
-
-
1.3 環境微生物
-
1.3.1 環境微生物之應用
-
1.3.2 水質生物檢驗目的
-
-
-
第二章 原核生物與病毒
-
2.1 生物之分類
-
2.2 原核細胞(Procaryotes)
-
2.2.1 細菌
-
2.2.2 藍綠藻(Blue green algae/Cyanobacter)
-
-
2.3 病毒
-
2.4 最新細菌分類法(Bergey氏手冊)
-
2.4.1 古細菌之細胞壁及細胞膜
-
-
2.5 古細菌各論(參考)
-
2.6 特殊細菌(參考)
-
-
第三章 真核生物
-
3.1 前言
-
3.2 真菌
-
3.3 藻類(Algae)
-
3.4 原生動物
-
3.4.1 單細胞原生動物
-
3.4.2 多細胞原生動物(後生動物)(Metazoan)
-
3.4.3 微生物指標(種歧異度)
-
-
3.4.4 微生物營養要求-細胞化學組成
-
-
第四章 研究微生物的方法
-
4.1 觀察微生物的方法
-
4.1.1 顯微鏡種類
-
4.1.2 鏡檢之方法
-
-
4.2 檢體製備-染色
-
4.2.1 常見的染色法
-
-
4.3 微生物的培養
-
4.3.1 培養之種類
-
4.3.2 培養基之種類
-
4.3.3 培養之技術
-
-
4.4 菌種的保存
-
4.5 微生物生長之測定
-
4.5.1 菌數測定(Total count)
-
4.5.2 菌體重量測定
-
4.5.3 菌體活性測定
-
-
4.6 目前水中微生物之標準檢測方法(暫定)
-
4.6.1 水中大腸桿菌群檢驗法-多管醱酵法
-
4.6.2 水中生菌數檢驗法-塗抹法
-
-
4.7 應用分子生物技術進行微生物之檢測
-
-
第五章 影響微生物生長、死亡的環境因子及其生長特性
-
5.1 生長條件
-
5.2 生長特性
-
5.2.1 微生物數目vs.時間圖
-
5.2.2 模式之數學解析
-
5.2.3 比生長率和時間關係
-
5.2.4 基質降解和生物增長動力學
-
5.2.5 比基質利用vs.基質濃度
-
5.2.6 內呼吸期的數學模式
-
5.2.7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槽問題
-
5.2.8 BOD 去除問題
-
5.2.9 化學恆定器與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槽
-
-
5.3 微生物的死亡
-
5.3.1 一般名詞
-
5.3.2 滅菌之方法
-
5.3.3 作用原理
-
5.3.4 石炭酸係數(Phenol coefficient)
-
5.3.5 常用之化學消毒劑
-
5.3.6 影響消毒劑之因子
-
-
-
第六章 環境微生物
-
6.1 基礎觀念
-
6.2 種類
-
6.2.1 碳循環
-
-
6.3 氮細菌
-
6.3.1 氮的循環可分為五大作用
-
6.3.2 硝化菌
-
6.3.3 脫氮菌(Denitrifier)
-
6.3.4 氮固定菌(三類)
-
6.3.5 毒性問題
-
-
6.4 硫細菌
-
6.4.1 硫循環
-
6.4.2 H2S -O2→ S光合硫細菌(Photo sulfur bacteria)
-
6.4.3 H2S(S、S2O3 2-)O2→ SO4 2-硫氧化菌
-
6.4.4 硫還原菌(化學異營菌)(SRB)
-
6.4.5 光合非硫菌
-
-
6.5 鐵細菌(Fe2+ →Fe3 +)
-
6.6 錳細菌
-
6.7 汞細菌
-
6.8 氫細菌
-
6.9 甲烷菌
-
6.10 微生物去除環境中重金屬之機制
-
6.11 自然生態系之模擬(Winogadsky column)
-
-
第七章 環工微生物之應用
-
7.1 廢水處理的程序
-
7.2 生物處理法
-
7.3 活性污泥法
-
7.3.1 污泥膨化現象之深入探討
-
-
7.4 滴濾池(Trickling Filter)
-
7.5 氧化塘(Oxidation Pond)
-
7.5.1 生物相(參考)
-
-
7.6 旋轉生物盤(RBC)
-
7.6.1 RBC之優點
-
7.6.2 基質及溶氧在旋轉盤上之變化情形(污水工程高考考題)
-
-
7.7 活性生物濾床法(ABF)
-
7.8 厭氧消化法
-
7.8.1 優缺點
-
7.8.2 厭氧消化之過程
-
7.8.3 影響消化的因素
-
7.8.4 厭氧消化過程生物相之競爭
-
-
7.9 接觸曝氣法
-
7.10 高級處理(三級處理)
-
7.10.1 氮的去除
-
7.10.2 磷的去除
-
7.10.3 頑固性有機物去除-活性碳
-
-
7.11 環境微生物之新應用
-
7.12 堆肥技術
-
-
第八章 指標微生物
-
8.1 前言
-
8.2 對自來水理想指標微生物的條件
-
8.2.1 Coliform group大腸菌群
-
8.2.2 以大腸菌作為污染指標之優點
-
8.2.3 大腸菌鑑定方法
-
8.2.4 飲用水微生物指標種類與代表意義
-
8.2.5 自來水管線中之細菌
-
-
8.3 河流之自淨作用
-
8.4 水體污染指標
-
8.5 生物毒性試驗
-
-
第九章 優養化現象
-
9.1 前言
-
9.2 優養化(Eutrophication)
-
9.3 春秋翻騰(Turnover)
-
9.4 名詞解釋(參考)
-
-
第十章 頑固有機物之處理
-
10.1 土壤中之微生物
-
10.2 空氣中之微生物
-
10.3 難分解有機物概論
-
10.4 一般有機物之代謝反應
-
10.5 生物復育技術
-
10.6 頑固有機物分解模式
-
10.7 突變與酵素調控機制
-
10.7.1 突變
-
10.7.2 酶合成之調控
-
-
-
第十一章 微生物之代謝
-
11.1 酵素與有機物代謝作用
-
11.1.1 酵素之特性
-
11.1.2 有機物代謝作用
-
-
11.2 糖解作用(Glycolysis)(EMP Pathway)
-
11.2.1 進入TCA cycle 之起始反應
-
-
11.3 檸檬酸循環
-
11.4 電子傳遞鏈(厭氧及好氧)
-
11.5 醱酵作用
-
11.6 甘油進入TCA cycle
-
11.7 胺基酸進入TCA cycle
-
11.8 基質代謝總論
-
11.9 微生物產能之方式(三種)
-
-
附錄
-
精選例題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