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革命時代:公民抗爭如何改寫二十一世紀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54019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為什麼有些抗爭被遺忘,有些抗爭卻能引發公共事件,促成改變?他們如何做到?
公民抗爭若不滿足於「向權力說真相」,而要求確實「造成改變」,什麼樣的策略才是有效的?
應該如何面對來自外部權力端的分化、內部抗爭者對行動策略的分歧意見以及屢次行動未能收效的挫敗無力感?
行動究竟應以「道德準則」為核心考量,而是應該講求「功利實效」?

作者恩格勒兄弟認為,長期以來,和平主義者與捍衛革命暴力者一直爭論「使用暴力手段達到政治目的」當中的道德準則,但對於使用「策略性非暴力」的組織者而言,這些爭拗毫無意義,重點是:「什麼策略最能促進運動並贏得公眾支持」。
從策略的角度看,「暴力」的定義是無關重要的,重要的是廣大公眾的反應,什麼戰術屬於「暴力」、什麼屬於「非暴力」,是由公眾的看法來定斷,而不是由抽象的哲學辯論所決定的。如果一個社會運動認為廣大民眾支持是致勝關鍵,從過往各種運動的數據可得出一個有力理據,即「紀律嚴明的非暴力行動」才是有效方案。

作者主張「非暴力群眾運動」絕非隨機爆發,而是一門你我皆可「學習」的改革策略藝術,本書搜羅最具影響力的「非暴力抗爭」歷史,從甘地的食鹽長征、馬丁‧路德‧金的伯明翰民權運動、塞爾維亞Otpor推翻米洛塞維奇的反獨裁運動、埃及解放廣場的民主革命、爭取移民權益的追夢者DREAMers、佔領華爾街、ACT UP、環保組織「地球第一!」、LGBT平權運動等,深入揭示這些議題各異、卻皆能取得成功的社會運動真實故事,分析其優勢、局限、與其他組織傳統有效融合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變革如何發生,以及更重要的──我們可以如何推波助瀾。

誠如馬丁.路德.金所說,「公民抗爭的機制,是由人類的所有缺點和優點建構而成的。人們必須從錯誤中學習,再犯更多錯誤,再重新學習。」
從前人的實戰經驗中成長,我們將會體會到:改變是可能的。我們擁有的力量,遠比我們意識到的還要大!
  • 寫給中文版讀者/馬克.恩格勒&保羅.恩格勒
  • 譯者.序/鍾宏安
  • 前言/比爾.麥基本
  • 序 Introduction
  • 第一章.策略轉向 A Strategic Turn
  • 第二章.結構組織與群眾動員 Structure and Movement
  • 第三章.混合模式 The Hybrid
  • 第四章.權力支柱 The Pillars
  • 第五章.宣佈勝利然後離場 Declare Victory and Run
  • 第六章.干擾行動 The Act of Disruption
  • 第七章.旋風時刻 The Whirlwind
  • 第八章.分化 The Dividers
  • 第九章.紀律 The Discipline
  • 第十章.社會變革的生態 The Ecology of Change
  • 結語 Conclusion
  • 註解
  • 來自香港的反饋
    • 非暴力的公民抗爭,香港爭取民主的故事/戴耀廷
    • 唯有透過了解和思考,抗爭運動才能繼續走下去/莫乃光
    • 「3.5%定律」對香港的啟示/沈旭暉
  • 致謝/馬克.恩格勒&保羅.恩格勒
  • 小組閱讀.討論指南
  • 中譯本圖片來源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