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237066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十多年來,香港市民前仆後繼走上街頭,顛覆了港人政治冷感的形象,激發豐富的公共討論,同時突顯不少社會矛盾。當下耳熟能詳的概念如核心價值、公共空間、集體回憶、地產霸權、本土意識等,大抵緣於社運。這段充斥著希望和失落的「社運年代」是否帶來了根本的社會變革?本書探討香港社運的眾多議題,呈現抗爭政治的力量和束縛;18位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出發,以冷靜嚴謹的學術角度,為理解香港特區第二個十年,提供了現象之下的深層思考。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學博士。研究興趣包括政治體制、抗爭政治、公共領域、地方治理、中港台及馬來亞政治。論文見TheChinaQuarterly、PoliticalStudies、ModernAsianStudies、SocialMovementStudies等國際期刊。曾獲《中國季刊》最原創論文獎(2016)及香港研究學院政治學最優秀論文獎(2017)。袁瑋熙,嶺南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英國牛津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研究興趣為公民社會、社會運動和身份政治,專注中國、香港和台灣等地區發展。研究著作刊登於PoliticalStudies、JournalofContemporaryChina、ChinaInformation、ChinaPerspectives、《二十一世紀》等學術期刊。

  • 呂大樂序
  • 李立峯序
  • 編者前言:香港社運的再想像
  • 1 社會運動的論述和架構
    • 馬嶽 民主運動三十年:自由專制下的防衛戰
    • 羅永生 身份政治往何處去?
    • 鄭煒 香港新興社運的架構和劇目
    • 鄺健銘 雨傘革命後的香港意識
  • 2 異質多元的空間和議題
    • 陳敬慈 「雙層危機」下的香港民主工運
    • 谷淑美 保育運動的文化政治
    • 曹文傑、金曄路、賴婉琪 千禧年後的香港同志運動圖像:連結、衝突和限制
    • 黃宇軒 藝術與抗爭:雨傘運動中的政治參與
  • 3 實踐民主的經驗和束縛
    • 王潔瑩 鏡頭下與政局裡的社會運動
    • 鄧鍵一 誰動員群眾?電視機與新媒體
    • 陳慧燕 雨傘運動的聚散:突發、自主和碎片化
    • 李祖喬 勇武抗爭:香港的知識分子與暴力/ 武力的觀念
  • 4 政權、組織和公民的迴響
    • 葉健民 政治衝突、國家壓制與香港自主:雨傘運動與六七暴動的異同
    • 袁瑋熙 反動員的政治邏輯
    • 李詠怡 後佔領時期的公民社會
    • 周保松 抗命者言
  • 作者簡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