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自我改造和組織關係、運動結盟與路線分歧、理論對話與實踐衝突……這是一本左翼知識分子的個人自傳,其中不僅詳細說明了台灣自主工運的崛起、發展和演變,同時也揭示了個人在團體關係中的成長、蛻變和衝突。吳永毅的《左工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書寫》,說明一位自認是二流角色的左翼工運分子,如何在追求一流革命的組織中行動。由此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何謂左翼?何謂工人運動?如果想要理解台灣工運發展史,本書是一本不可錯過的著作。
- 序:小說家的工運懺情錄/陳光興
- 第一章 自序/導讀:組織者失語年代的自白書
-
第二章 運動之前
-
一、遺傳的失敗者?——家族的意義
-
二、初中、高中和大學的啟蒙
-
三、申請留美和轉換生涯的臆想
-
四、柏克萊教授和課程裡的左派經驗
-
五、「不統不獨在美台左社群」:芝加哥
-
六、洛杉磯打工與「摸魚」事件
-
七、再組織化之前史:回台後到1991年10月的速寫
-
-
第三章 身體與暴力簡史
-
一、工運身體的史前史
-
二、國家暴力:五二〇農民暴動
-
三、不確定的身體價值:中時抗爭
-
四、身體不理性:營救蔡建仁
-
五、學習的身體:遠化罷工的幾種暴力
-
六、來自誰的規訓:新客罷駛被捕
-
七、虛張聲勢的暴力:福昌紡織抗爭
-
八、期待社會運動中身體的知識生產
-
-
第四章 場域之一:左翼知識分子社群
-
一、拉派解散事件
-
二、威權的差異:蔡建仁和鄭村棋
-
三、自我生涯盤算與集體
-
四、同代其他左翼知識分子動態
-
五、弒父的完成:《立報》解僱事件
-
-
第五章 場域之二:自主工聯
-
一、自主工聯場域的政治
-
二、菁英頭人和幕僚的緊張
-
三、工聯與「工委會/工作室」的矛盾
-
-
第六章 場域之三:工作室
-
一、我.王蘋.新知.女線
-
二、我.鄭.工作室.工聯
-
三、加入「工作室/集體」過程
-
-
第七章 場域之四:中時工會
-
一、籌組中時工會
-
二、中時工會「人力/團協抗爭」
-
三、中時中南編抗爭
-
-
第八章 去組織化:領導與挫敗
-
一、二流人.蹲點.領導
-
二、集體圖像變化(1997至1999年)
-
三、跛腳的接班人
-
四、離開工作室
-
-
第九章 「裂解」後的「異端生成」簡史
-
一、在集體外圍徘徊:2001至2008年
-
二、從2001年的「裂解」到2011年的「分裂」
-
- 後記
- 跋:運動傷害/陳素香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