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收錄在本書的八篇論文,主要議題集中在唐代的詩文、詩話領域。每一篇都曾在正式期刊發表,或者先在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上宣讀,最後在港台或中國大陸的學報正式發表。包含唐代詩人李頎、張籍、姚合等人的詩學探討,以及針對《韓詩臆說》、王禮卿《遺山論詩詮證》、張戒《歲寒堂詩話》、張戒《讒書》等詩評專著的進一步考究與品評。
「涵虛書室」這個雅致書名的來源,乃出自於作者因多次遷居,不得不將歷年收集之珍貴圖書大量贈送學生、或慨贈學界同仁。然而在偶然的機緣下,認識一位後學,承蒙對方慨贈15萬筆以上數位學術資料。加上原本多年收藏的數位圖書,於是作者從一個幾乎無以為繼的「圖書貧戶」,突變為富有的「藏書家」,不僅過去送出去的資料重新獲得,而且也因圖書資料無虞匱乏,重燃學術研究之熱忱。此「書室」包含了十幾塊高容量的「移動硬碟」以及網路「雲端空間」,時常仰賴平板電腦閱讀基本資料,稱為「涵虛」,誠不為過矣!
「涵虛書室」這個雅致書名的來源,乃出自於作者因多次遷居,不得不將歷年收集之珍貴圖書大量贈送學生、或慨贈學界同仁。然而在偶然的機緣下,認識一位後學,承蒙對方慨贈15萬筆以上數位學術資料。加上原本多年收藏的數位圖書,於是作者從一個幾乎無以為繼的「圖書貧戶」,突變為富有的「藏書家」,不僅過去送出去的資料重新獲得,而且也因圖書資料無虞匱乏,重燃學術研究之熱忱。此「書室」包含了十幾塊高容量的「移動硬碟」以及網路「雲端空間」,時常仰賴平板電腦閱讀基本資料,稱為「涵虛」,誠不為過矣!
- 自序
-
試論李頎交往詩之人物形象與史料價值
-
壹、前言
-
貳、李頎交往對象概述
-
參、李頎交往詩之形式與表現
-
肆、李頎交往詩之史料價值
-
伍、結語
-
-
歷代張籍評論之批評視域與詮釋議題探討
-
壹、前言
-
貳、中唐文人之揄揚
-
參、晚唐、五代文人對張籍體派關係之討論
-
肆、宋代史家與文人對張籍詩歌成就之評騭
-
伍、明清論者對〈節婦吟〉之解讀與批評
-
陸、結語
-
參考書目
-
-
姚合詩歷代批評資料述論
-
壹、前言
-
貳、唐人交往詩之揄揚
-
參、晚唐、兩宋論者開展的議題
-
肆、元明清詩家對姚詩之宏觀察考與微觀論析
-
伍、結語
-
-
姚合詩集之考校與詮釋
-
壹、前言
-
貳、《姚合詩集》之成書與流傳
-
參、考釋《姚合詩集》的重要版本
-
肆、考釋《姚合詩集》之資源
-
伍、考釋《姚合詩集》之體例
-
陸、結語
-
-
《韓詩臆說》之論詩要旨與批評成就
-
壹、前言
-
貳、《韓詩臆說》之作者問題
-
參、《韓詩臆說》之內容與方法
-
肆、《韓詩臆說》之論韓要旨與批評成就
-
伍、結語
-
參考資料
-
-
別裁偽體親風雅——試論王禮卿教授《遺山論詩詮證》之詩學批評
-
壹、前言
-
貳、《遺山論詩詮證》之寫作動機與詮證架構
-
參、《遺山論詩詮證》之內涵與特識
-
肆、結語
-
附錄一
-
附錄二
-
-
張戒《歲寒堂詩話》之詩學理論與詩歌批評
-
壹、前言
-
貳、張戒之論詩立場與核心主張
-
參、張戒《歲寒堂詩話》詩觀蠡測
-
肆、張戒對古今詩家之評騭與賞鑑
-
伍、結論:張戒論詩之成就與價值
-
參考書目
-
-
羅隱《讒書》探析
-
壹、前言
-
貳、《讒書》之形成、性質與寫作動機
-
參、《讒書》之文體特徵
-
肆、《讒書》之題材類型
-
伍、《讒書》之諷刺藝術
-
陸、羅隱《讒書》之成就與評價
-
柒、結語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