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宋诗话是以指导诗歌创作为目的的诗歌品评,形式上随意散漫,但通过对诗人的多方品评,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对某一问题的反复陈述,建立起他们对唐诗的整体认识。本书运用统计、定量定性分析、归纳、文本细读、接受美学等方法,从唐诗学本色论、范畴论、体派论、诗法论、作家论五部分探讨宋诗话对唐诗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宋诗话对唐诗学的建构及其贡献、在唐诗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对现代唐诗研究的意义。
宋代是唐诗学形成的关键时期,将宋诗话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资料细致耙梳整理,建构唐诗学体系;对宋诗话中重要的唐诗学概念进行了辨析,明确宋人的
宋代是唐诗学形成的关键时期,将宋诗话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资料细致耙梳整理,建构唐诗学体系;对宋诗话中重要的唐诗学概念进行了辨析,明确宋人的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羊城学术文库学术委员会
- 羊城学术文库总序
- 序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宋诗话与唐诗学本色论
-
1.1 诗歌文体本色
-
1.2 复古与本色
-
1.3 诗歌本色风貌
-
1.3.1 本色非才气:韩愈与李白
-
1.3.2 本色非学问:韩愈与杜甫
-
1.3.3 本色非理致:韩愈与柳宗元
-
-
-
第二章 宋诗话与唐诗学范畴论
-
2.1 “味”的多重含义
-
2.1.1 “味”通常指一种诗歌风格、风貌、品格
-
2.1.2 “味”在具体诗歌中呈现出不同的内涵
-
2.1.3 “味”的内涵辨析
-
-
2.2 “格”的复杂意蕴
-
2.2.1 格法层面的“格”
-
2.2.2 “格”在多层面的意蕴创造
-
-
2.3 “工”的内涵解读
-
2.3.1 “意工”的具体内涵
-
2.3.2 “语工”内涵分类阐述
-
2.3.3 作诗如何达到“工”
-
-
2.4 “俗”:语言和内质的双重蕴涵
-
2.4.1 诗歌语言范畴的“俗”
-
2.4.2 诗歌内质范畴的“俗”
-
2.4.3 “以俗为雅”的方法
-
2.4.4 白诗之“俗”
-
-
-
第三章 宋诗话与唐诗学体派论
-
3.1 宋诗话元白体论
-
3.1.1 宋诗话中的白居易
-
3.1.2 元白体主要特点
-
-
3.2 宋诗话少陵体论
-
3.2.1 宋诗话中的杜甫
-
3.2.2 少陵体主要特点
-
-
-
第四章 宋诗话中的唐诗学诗法论
-
4.1 结构
-
4.2 句法
-
4.3 字法
-
4.4 用事
-
4.5 用语
-
4.6 对偶与押韵
-
-
第五章 宋诗话中的唐诗作家论
-
5.1 作家风貌总论
-
5.2 作家比较论
-
5.3 才性与风格
-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6497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