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大地人物》一書,作者從《宋明學案》中選出若干突出的人物,運用妙思,塑造成不同人物的類型,引領讀者,同觀先賢風範。
宋明時代的理學家,遭際不遇,時在淒風苦風中過生活;人在風雨裏,心情悲苦,一念及大地生靈,一念及歷史文物,一念及千載之下的未來國家,內心的孤憤幽憂,就化為砥礪志節的力量,激發為偉大人格的光輝了。所以宋明諸儒的德行學問,是從生活實踐中體驗得來的。
宋明時代的理學家,遭際不遇,時在淒風苦風中過生活;人在風雨裏,心情悲苦,一念及大地生靈,一念及歷史文物,一念及千載之下的未來國家,內心的孤憤幽憂,就化為砥礪志節的力量,激發為偉大人格的光輝了。所以宋明諸儒的德行學問,是從生活實踐中體驗得來的。
- 程兆熊著《大地人物》新版推薦序
- 《完人的生活與風姿》推薦序
- 彭序
- 前言
- 一、胡安定的「得家書,見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澗中,不復展」
- 二、孫泰山的「退居泰山之陽」
- 三、石徂徠的「道大壞,由一人存之」
- 四、周濂溪的「窗前草,不除去」
- 五、邵康節的「無可主張」
- 六、程明道的「坐如泥塑人」
- 七、程伊川的「不啜茶,亦不識畫」
- 八、張橫渠的「即日輟講」
- 九、朱晦庵的「吃飯,不做事,無道理」
- 十、陸象山的「舉頭天外望,無我這般人」
- 十一、陳白沙的「到海觀會同,乾坤誰眼碧」
- 十二、王陽明的「觸之不動」
- 十三、王龍溪的「一點靈光」
- 十四、羅近溪的「我只平平」
- 十五、呂東萊的「人人需要一座橋.鵝湖之會」 呂榮海補述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