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凡三編,共分八冊,彙集了賓四先生六十年來,討論中國歷代學術思想,而未收入各專書之單篇散論。上編(一~二冊)自上古迄先秦,中編(三~四冊)自兩漢迄隋唐五代,下編(五~八冊)自兩宋迄晚清。先生治學主通不主專,是以能於歷代諸子百家中,梳理其學術流變,闡發其思想精微。三編一貫而下,中國歷代學術思想之脈絡自然呈現。
兩漢後,儒學衰微、老莊代興,而佛學東來日益興盛。迄隋唐,有天台禪華嚴之佛學中國化,其中禪宗尤為特出。本書屬隋唐之部,收錄十六篇論文。四篇討論王通、韓愈,其餘全為禪宗部分,主要在剖辨六祖惠能與神會之異同,其次辨析禪宗與理學的關係。全書以考據方法陳述思想,以歷史演變闡發思想史承先啟後的關鍵,語必有證、實事求是,且義理特出。閱讀此編可上溯魏晉、下究宋明,明白中國學術思想轉變之關鍵。
兩漢後,儒學衰微、老莊代興,而佛學東來日益興盛。迄隋唐,有天台禪華嚴之佛學中國化,其中禪宗尤為特出。本書屬隋唐之部,收錄十六篇論文。四篇討論王通、韓愈,其餘全為禪宗部分,主要在剖辨六祖惠能與神會之異同,其次辨析禪宗與理學的關係。全書以考據方法陳述思想,以歷史演變闡發思想史承先啟後的關鍵,語必有證、實事求是,且義理特出。閱讀此編可上溯魏晉、下究宋明,明白中國學術思想轉變之關鍵。
- 錢穆作品精萃序
- 序
- 讀王通《中說》
- 雜論唐代古文運動
- 讀《柳宗元集》
- 讀姚鉉《唐文粹》
- 神會與《壇經》
- 讀《六祖壇經》
- 《六祖壇經》大義
- 記《壇經》與《大涅槃經》之定慧等學
- 讀《少室逸書》
- 讀寶誌〈十四科頌〉
- 讀寒山詩
- 讀宗密《原人論》
- 評胡適與鈴木大拙討論禪
- 禪宗與理學
- 再論禪宗與理學
- 三論禪宗與理學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19/3284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