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倫敦新聞畫報》:世界上第一份以圖像為主的畫報! 有別於傳統史觀的客觀對照,第一手資料的歷史新視角! 倫敦派駐的畫家和記者眼裡的「晚清」究竟是什麼模樣? 1842年起第一卷所刊的畫報,從道光皇帝開始的歷史別貌, 巍峨長城、氾濫的鴉片貿易、洋人眼中的革命起義、漸起的戰事…… 那些史實未必記載的風俗、底層描寫,畫卷揭開、歷史就重新展開! ║長城與大運河: 早在耶穌誕生的兩百多年前,統一華北的秦始皇便建造了長城, 這世界奇蹟般的建築更在明朝擴建,成功抵禦蒙古征服者的入侵, 如今這潛伏的巨人已剩下斷垣殘壁般的廢墟,靜靜在山谷、丘陵上。 運河上曾經上演英國海軍艦隊與清朝水兵、海盜船的衝突, 如今匆忙趕集進城的人們、古怪的中式城樓建築,也是值得記錄的市井畫面! ║鴉片貿易: 源源不絕流入中國的走私鴉片,在短短幾年內增加了數十倍之多, 哪怕中國的皇帝下了禁煙的政令,鴉片貿易反而有擴大規模的趨勢, 1840年前後統計數字顯示,中國鴉片成癮者保守估計達三百多萬人! 東印度公司所壟斷的鴉片貿易每年在中國獲得暴利, 美麗的罌粟花為中國各色人等編織了無數醉生夢死的惡夢, ──只要有任何癮君子繼續沉湎於鴉片,鴉片走私就沒有斷絕的一天。 ║中國的革命、南京的太平軍起義者: 「太平軍成功擊敗皇帝手下的所有清軍,並在帝國最富饒的部分建立了堅固的根據地……」 「那些起義者的模樣極為怪誕,他們與天朝的普通習俗反其道而行」 「無庸置疑的是中國舊的內外政策已經受到嚴重打擊,不可能再重新恢復」 「足以證明在這個國家裡,一次重大的社會振興即將到來」 ║寧波的皇陵: 「有好幾種奇異而迷信的儀式,都是為了安頓死後靈魂的命運。婦女在屍體旁的嚎哭,以及對靈魂轉生說的信仰,便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1842年,寧波、廈門、定海等地被英國占領,文化的衝突隨之而來, 對於封閉自首的中國,文明的浪潮將以不可抗拒之勢衝擊著傳統。 〔本書特色〕 《倫敦新聞畫報》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早以圖像為主的畫報,以其生動細膩的木刻版畫、以當時技術條簡能達到的最快速度,再現世界各地的重大新聞事件。創辦初期便派駐了大量記者和畫家來華,將數十年內上千張關於中國的速寫和文字報導發回英國,除了為當時的讀者提供了中國的資訊,也成為有別於官方的客觀歷史研究參考。
- 圖像的力量
-
譯序
-
一
-
二
-
三
-
-
1842
-
中國的道光皇帝 (Taou Kwang, the Emperor of China)
-
中國 (China)
-
— 從陸路送來的郵件 —
-
— 供在華英國公民傳閱的傳單 —
-
-
海德公園角的「萬唐人物館」 (The Chinese Collection, Hyde Park Corner)
-
中國報導:對乍浦的描述 (China: Description of Chapoo)
-
中國報導:揚子江、廣州、南京、上海、大運河、黃埔 (China: Yangtze River, Canton, Nankin, Shanghai, the Grand Canal, Whampoa)
-
廣州—澳門—香港
-
-
中國的外交 (Chinese Diplomacy)
-
長城與大運河 (The Great Wall and the Grand Canal)
-
中國的大使 (The Chinese Ambassador)
-
-
1843
-
中國人的貢金 (The Chinese Tribute)
-
臺灣島1與廣州十三行 (The Island of Formosa and the British Factory in Canton)
-
鴉片貿易 (The Opium Trade)
-
-
1844
-
中國的葬禮和墳墓 (Funerals and Tombs of the Chinese)
-
溫莎城堡裡的中國戰利品 (Chinese Trophies, at Windsor Castle)
-
送給女王陛下的非同尋常的中國禮物 (Extraordinary Chinese Presents to Her Majesty)
-
中國花邊 (Chinese Lace)
-
新皇家交易所三角牆上的雕塑 (Sculpture for the Pediment of the New Royal Exchange)
-
關於英國軍艦的一張中國畫 (Curious Chinese Drawing of an English War-Steamer)
-
-
1845
-
中國的巨型臼炮 (Monster Gun, at Woolwich)
-
中國青年 (Chinese Youths)
-
-
1846
-
清朝欽差大臣耆英在香港 (Procession of the Chinese Commissioner at Hong Kong)
-
中式床架 (Chinese Bedstead)
-
-
1848
-
中國兵船「耆英號」 (The Chinese Junk “Keying”)
-
中國青年 (Chinese Youths)
-
停泊在東印度公司碼頭的中國兵船 (The Chinese Junk in the East India Docks)
-
-
1849
-
清軍的軍旗 (Chinese Standards Captured)
-
在虎頭門寨的會談 (Interview at the Bogue Forts)
-
加爾各答的華人陵園 (The Burial-Ground at Calcutta)
-
澳門總督被刺 (Assassination of the Governor of Macao)
-
-
1850
-
在中國沿海被燒毀的一支海盜船隊 (Burning of a Piratical Fleet on the Coast of China)
-
參觀中國的長城 (A Visit to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
-
1851
-
倫敦首屆世界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中國官員(希生) (Opening of the Great Exhibition—The Chinese Mandarin)
-
中國家庭 (Chinese Family)
-
中國海盜崔阿浦 (Chui-A-Poo, the Chinese Pirate)
-
在「耆英號」兵船上的中國武術表演 (Chinese Performance on Board the Junk)
-
到奧斯本宮做客的中國家庭 (The Chinese Family at Osborne Palace)
-
8月23日
-
8月30日
-
-
英國皇家海軍「埃及豔后號」的小船襲擊中國海盜 (Attack on Chinese Pirates by the Boats of Her Majesty’s Ship “Cleopatra”)
-
中原的猶太人定居地 (Colony of Jews in the Centre of China)
-
-
1853
-
香港的中國帆船比賽 (Chinese Boat Race at Hong Kong)
-
中國的革命 (Revolution in China)
-
基督教在中國 (Christianity in China)
-
《祈禱文讚神詩》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
中國的內戰—英國皇家海軍「赫耳墨斯號」在揚子江上 (Civil War in China H.M.S “Hermes” in the Yang-Tze-Kiang River)
-
中國的「叛亂」 (Chinese Rebellion)
-
-
1854
-
剿滅粵匪圖 (Chinese Military Despatch)
-
包令爵士—法學博士、香港總督和英國駐華全權代表 (Sir John Bowring, L.L.D., Governor of Hong Kong, and H. M. Plenipotentiary in China)
-
皇家劇院 (Drury-Lane Theatre)
-
-
1855
-
包令爵士出使北京 (Sir John Bowring’s Mission to Pekin)
-
南京的起義者向「李號」炮艦開火 (The Rebels of Taipings Opening Fire Upon the “Lee” Gun-boat)
-
南京的太平軍起義者 (The Rebels of Taipings in Nankin)
-
-
1857
-
炮轟廣州 (Bombardment of Canton)
-
廣州,1856年11月13日
-
11月14日
-
-
跟中國的戰爭 (The War with China)
-
1856年11月14日
-
-
跟中國的戰爭:廣州要塞的陷落 (The War with China:Capture of Canton Forts)
-
跟中國的戰爭:英軍攻擊廣州要塞和炮臺的計畫 (The War with China: Plan of the Attack on Forts and Batteries of Canton)
-
11月14日
-
-
中國速寫:採茶女和清軍旗手 (Sketches from China: Chinese Woman Gathering Tea and Chinese Military Standard-Bearer)
-
清軍旗手
-
-
廣州城牆之內的街道 (Canton within the Walls)
-
中國速寫:婚禮
-
-
跟中國的戰爭:兩封通訊員的來信 (The War with China: Letters from two Correspondents)
-
中國速寫:廣州的守街衛兵、養蠶 (Sketches from China: Canton Street-Guard, Rearing Silk Worms)
-
中國的絲綢文化
-
-
中國的船舶 (Chinese Shipping)
-
在中國的戰爭:起義者、滑竿和香港 (The War in China: Chinese Rebels, the Mode of Carrying a Wounded Rebel, and Hong Kong)
-
香港,1月14日
-
插圖
-
-
在中國的戰爭:「飛馬號」輪船和廣州大火 (The War in China: The Passenger-Steamer “Fei Ma” and Conflagration at Canton)
-
廣州的大火,1857年1月14日
-
皇家海軍艦艇「西比爾號」,黃埔,1857年1月19日
-
皇家海軍艦艇「交戰號」,廣州附近,1857年1月10日
-
1月11日
-
-
在中國的戰爭:中國的兵船和起義者 (War in China: The Chinese Vessels of War, Chinese Rebels)
-
香港的維多利亞城
-
-
在中國的戰爭:餌雷、海盜船和上海港 (The War in China: Chinese Infernal Machines, Chinese Pirate Craft, Shanghai)
-
中國的餌雷
-
中國的海盜船
-
上海
-
-
香港的下毒事件 (The Poisonings at Hong Kong)
-
中國的刑罰 (Chinese Tortures)
-
中國人的旗幟
-
-
前往中國的英國海軍運兵船 (Her Majesty’s Troop-Ship “Transit,” Refitting and Receiving Stores for China in Portsmouth Harbour)
-
中國速寫:農婦、香港和珠江要塞
-
-
去中國的路上:馬賽和馬爾他見聞 (En Route for China: Sketches of Marseille and Malta)
-
馬爾他,3月14日,星期六
-
3月17日
-
亞歷山大港,3月18日
-
瓦萊塔的街頭速寫
-
廣州的外國商館「十三行」
-
-
去中國的路上:埃及見聞錄 (En Route for China: Sketches of Egypt)
-
蘇伊士,1857年3月22日
-
一張關於英國水兵的中國漫畫
-
-
寧波的皇陵 (The Tombs of the Chinese Emperors at Ningpo)
-
在中國的戰爭:剿滅海盜船(上) (The War in China: Destruction of the Pirate Ships Ⅰ)
-
在中國的戰爭:剿滅海盜船(下) (The War in China: Destruction of the Pirate Ships Ⅱ )
-
前往中國的英軍增援部隊 (Reinforcement for the War in China)
-
去中國的路上:蘇伊士札記 (En Route for China: Sketches of Suez)
-
在蘇伊士卸金銀
-
-
去中國的路上:紅海上的閒暇 (En Route for China: A Calm on the Red Sea)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