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我這一生處於國際大環境與政治大形勢,稱得上「翻天覆地」和紛雜多變的時代。而我在臺灣的外交職業,又使我陷入國際和兩岸政治紛爭的漩渦之中,進退兩難。這樣的經歷,如寫出來供年輕人乃至後代世人,從中吸取些知識與啟發,似也不無教益和價值。
這本書可稱老少咸宜,尤其對關注糾纏了六七十年的兩岸對峙問題的有心人士或領導人物,在〈結語〉章中,或許可以借用先哲孔老夫子「溫故而知新」的明訓獲得一些「新知」(或「啟發一些『新機』」)也說不定呢。
這本書可稱老少咸宜,尤其對關注糾纏了六七十年的兩岸對峙問題的有心人士或領導人物,在〈結語〉章中,或許可以借用先哲孔老夫子「溫故而知新」的明訓獲得一些「新知」(或「啟發一些『新機』」)也說不定呢。
- 獻 辭
- 序
- 前 言
- 自 序
-
第一章 初出茅廬 赴法求學
-
就讀震旦
-
赴法之旅
-
巴黎大學的學習時光
-
旅法同學
-
博士論文
-
兼修「巴黎政治學院」
-
在巴黎兩度參與聯合國事務
-
打擊駐法大使館變節投機分子
-
參加首屆僑務會議 初遇蔣介石
-
-
第二章 回臺效力
-
就職外交部
-
擔任蔣介石翻譯
-
隨黃少谷團長慶賀教宗加冕,順道訪問歐、墨、日
-
參加蔣公創辦的「國防研究院」受訓
-
-
第三章 對非工作 長路漫漫
-
「非洲三劍客」
-
最「短命」的駐馬利大使館
-
茅利塔尼亞沙漠中辦外交
-
陪同沈琦學長訪問非洲
-
上伏塔設館吃「閉門羹」
-
策劃中象建交,預為部署
-
隨外交部長沈昌煥訪問非洲
-
負起文化使命,率團訪非百日
-
非洲狩獵,獅子、野牛斃於槍下
-
打開甘比亞大門,「甘之如飴」
-
搭乘36小時火車會晤張群
-
贏得塞內加爾總統的支持
-
水利技師冤死,法國醫師遣返
-
「針灸外交」
-
苦修英文
-
終止與象牙海岸長達15年的外交關係
-
駐非前後23年、總結11個字:「往來無白丁,儘是騷人墨客」
-
象館任內一件憾事:我得罪了朱撫松部長
-
-
第四章 回國之後 著書立說
-
新情況,新觀念
-
「聯合國熱」
-
臺、加建立實質關係的幕後祕辛
-
為張建邦代謀仕途「更上層樓」「客串」策士
-
-
第五章 追求生存和統一
-
「兩岸關係問題」的由來
-
檢討聯合國1971年所通過的第2758號決議案的法律觀點
-
「代表權」與「國家承認」二者並無必然關聯
-
從「國家繼承」觀點看兩岸關係
-
中共對臺灣的「隔離措施」
-
李辰雄大使的〈讀後感〉摘要
-
-
結 語
-
從「愚人節」談起
-
「要求中共『回歸憲法』」
-
世界全球化大趨勢銳不可擋
-
順應全球化趨勢,能否還原「中華民國」國號?
-
毛澤東曾主張維持「中華民國」國號
-
繫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鈴的「繫鈴者」另有其人──周善培
-
「複雜問題簡單化」──「解鈴還須繫鈴人」
-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
書外餘言
-
兩個家庭
-
李敖的「無心插柳」
-
出生60餘年從未見面的兒子來信叫「爸爸」
-
隔空的「天倫之樂」
-
-
附 錄
-
芮正皋簡歷
-
名人書札
-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14/5848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