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非洲人是大家的祖先,為何歐洲人變白,亞洲人變黃,非洲人沒變?
◎還沒有文字,大陸各地就有仰韶、良渚、龍山文化,為什麼二里頭才代表華夏?
◎客家女性先民,33%基因來自苗瑤族群,四分之一的上海人和浙江人有百越基因。
◎臺灣呢?鄒族、達悟族、卑南族有一種特殊基因,來自長江流域。
歷史學家有個煩惱,越回溯過往,能找到的史料越少,
特別在沒有文字的時代(中國第一部正史,是直到漢武帝時代,司馬遷寫《史記》)。
偏偏人類的進化和遷徙、農作耕種、馴化家畜、航海、製陶、建築等技術,
都是在文字發明前就誕生了。
在這個沒有文字佐證的時代,怎麼證明這些歷史真的存在?
基因知道答案──這是最不會說謊的無字史記。
本書作者波音是《世界遺產》雜誌前主編,他說,
史書是人寫的,可能因記憶有誤或刻意偏頗,誤導後人。
但基因、元素等研究是科學,當我們從科學角度出發,
檢測遺骨上的DNA、比對石器、透過碳14檢測遺跡土壤……
便能揭開人類起源、推論族群遷徙路線、生產生活甚至是文化脈絡。
本書就是史學家與生物學家跨界合作,解開華夏文明之謎。
◎沒有交通工具,非洲智人如何全球趴趴走?
地球歷史上的最後一次大冰期,出現一條讓古人走向東方的高速公路,
等到冰期結束,古人類就靠發明標槍和弓箭,邊打獵邊前進亞洲。
既然人類起源非洲,為什麼歐亞人的膚色會比非洲人淺?基因有答案。
◎古人棄狩獵改農耕,其實是迫不得已
冰期雖然讓人類能順利移動,但也導致動物減少,古人只好開始「吃草」──
像是水稻。水稻出現在現今中國領土的南方,七千年前當地還不知道歸誰管,
水稻在上萬年前就出現,卻在距今五千多年前,才成為主糧,
為什麼?生物學家從植物的基因裡找到答案。
◎農耕後的草原游牧,激發東亞文明的傳輸帶
農耕社會後,人口不斷膨脹,只能到處遷移,
中國西域的草原之路,沒有廣闊沙漠和險峻高山阻擋,
西方彩陶、青銅,甚至五穀六畜,則靠這條外出的路順利輸入中華大地。
「中國」這地方豈止人,連家畜都是外來的移民?
分子生物學家從馬、豬、狗的基因發現。
◎良渚文化、龍山文化、齊家文化、寶墩文化、石家河文化……
大陸各地這麼多考古發現,後來他們都不見了,只有二里頭文化升起壯大,
形成「最初的中國」。原因何在?
中華大地原本部族分立,為什麼變得非逐鹿中原不可?
「中國」是怎麼形成的?
◎漢人南遷,這是客家人的起源,但你知道嗎?DNA顯示
客家女性先民中,有33%基因來自苗瑤族群,更有高達半數來自非中原漢族。
不認同秦國的羌人部分南遷,成了藏人祖先,而藏地早有仰韶人搬來了。
至於上海人和浙江人,則高達四分之一的人有百越人基因。
臺灣呢?鄒族、達悟族、卑南族有一種特殊基因,來自長江流域。
至於臺灣和南島語系人的關係,除了語言,還得從豬身上找證據……
沒有文字佐證,怎麼證明歷史真的存在?基因可以。
史學家與生物學家跨界合作,解開華夏文明之謎。
◎還沒有文字,大陸各地就有仰韶、良渚、龍山文化,為什麼二里頭才代表華夏?
◎客家女性先民,33%基因來自苗瑤族群,四分之一的上海人和浙江人有百越基因。
◎臺灣呢?鄒族、達悟族、卑南族有一種特殊基因,來自長江流域。
歷史學家有個煩惱,越回溯過往,能找到的史料越少,
特別在沒有文字的時代(中國第一部正史,是直到漢武帝時代,司馬遷寫《史記》)。
偏偏人類的進化和遷徙、農作耕種、馴化家畜、航海、製陶、建築等技術,
都是在文字發明前就誕生了。
在這個沒有文字佐證的時代,怎麼證明這些歷史真的存在?
基因知道答案──這是最不會說謊的無字史記。
本書作者波音是《世界遺產》雜誌前主編,他說,
史書是人寫的,可能因記憶有誤或刻意偏頗,誤導後人。
但基因、元素等研究是科學,當我們從科學角度出發,
檢測遺骨上的DNA、比對石器、透過碳14檢測遺跡土壤……
便能揭開人類起源、推論族群遷徙路線、生產生活甚至是文化脈絡。
本書就是史學家與生物學家跨界合作,解開華夏文明之謎。
◎沒有交通工具,非洲智人如何全球趴趴走?
地球歷史上的最後一次大冰期,出現一條讓古人走向東方的高速公路,
等到冰期結束,古人類就靠發明標槍和弓箭,邊打獵邊前進亞洲。
既然人類起源非洲,為什麼歐亞人的膚色會比非洲人淺?基因有答案。
◎古人棄狩獵改農耕,其實是迫不得已
冰期雖然讓人類能順利移動,但也導致動物減少,古人只好開始「吃草」──
像是水稻。水稻出現在現今中國領土的南方,七千年前當地還不知道歸誰管,
水稻在上萬年前就出現,卻在距今五千多年前,才成為主糧,
為什麼?生物學家從植物的基因裡找到答案。
◎農耕後的草原游牧,激發東亞文明的傳輸帶
農耕社會後,人口不斷膨脹,只能到處遷移,
中國西域的草原之路,沒有廣闊沙漠和險峻高山阻擋,
西方彩陶、青銅,甚至五穀六畜,則靠這條外出的路順利輸入中華大地。
「中國」這地方豈止人,連家畜都是外來的移民?
分子生物學家從馬、豬、狗的基因發現。
◎良渚文化、龍山文化、齊家文化、寶墩文化、石家河文化……
大陸各地這麼多考古發現,後來他們都不見了,只有二里頭文化升起壯大,
形成「最初的中國」。原因何在?
中華大地原本部族分立,為什麼變得非逐鹿中原不可?
「中國」是怎麼形成的?
◎漢人南遷,這是客家人的起源,但你知道嗎?DNA顯示
客家女性先民中,有33%基因來自苗瑤族群,更有高達半數來自非中原漢族。
不認同秦國的羌人部分南遷,成了藏人祖先,而藏地早有仰韶人搬來了。
至於上海人和浙江人,則高達四分之一的人有百越人基因。
臺灣呢?鄒族、達悟族、卑南族有一種特殊基因,來自長江流域。
至於臺灣和南島語系人的關係,除了語言,還得從豬身上找證據……
沒有文字佐證,怎麼證明歷史真的存在?基因可以。
史學家與生物學家跨界合作,解開華夏文明之謎。
- 推薦序一 沉默的歷史,追尋祖先的起源/Seayu
- 推薦序二 留取基因照汗青/黃貞祥
- 推薦序三 讀一本無字史書的新方法和新結果/劉益昌
- 序言 史學、考古學、分子生物學首度跨界合作
-
第一章 人類起源在東非,但誰跟誰才是親戚?
-
全人類共同的老祖母,粒線體夏娃
-
周口店北京猿人並非中國老祖先
-
門齒、石器,讓科學家誤判人類的演變
-
北京猿人數量太少,沒有後代撐到現代
-
基因番外篇 北京猿人吃人維生?考古學家大解謎
-
-
第二章 沒有交通工具,非洲智人如何全球趴趴走?
-
喬治亞原人,第一批走出非洲的古人類
-
冰期,一條讓古人類走向東方的高速公路
-
發明標槍和弓箭,老祖先邊打獵邊前進亞洲
-
因為太冷而南遷,古人類的萎縮期
-
基因番外篇 尼安德塔人的多情,讓歐亞人膚色漂白了
-
-
第三章 古人棄狩獵改農耕,其實是迫不得已
-
種植粟和黍,不得已的選擇
-
中國南方是水稻起源地
-
豬和狗,古人最好(吃)的朋友
-
中國出現農業,憑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
農耕番外篇 天花病毒,來自阿拉伯的駱駝?
-
-
第四章 草原之路,激發東亞文明的傳輸帶
-
石峁古城,以人為祭祀品,祈求軍事勝利
-
馬的基因透露的人類大遷移
-
青銅不只是器具,更是遠古王者的榮耀
-
草原之路,西方彩陶從這裡來
-
古文明出現與繁榮,關鍵是小麥
-
綿羊和黃牛,由內而外人類用透透
-
西來說、本土說,文明不能只看一面
-
最早的中國,不信神靈,但崇拜祖先
-
草原番外篇 從古人蛀牙比例看飲食結構
-
-
第五章 西域爭雄,間接導致中國換朝代
-
小河墓地人群來自北方,但有中西南亞的基因
-
商朝滅亡的最初原因:俄羅斯古人太強盛
-
中國一詞,最早的意思是祭祀
-
過往朝代輪替,也是農業的衝突變化
-
族群擴張:從生物基因到文化基因
-
西域番外篇 人類飲用動物奶的證據,牙結石
-
-
第六章 漢匈百年爭霸,西域族群大融合
-
尼雅遺址,四大古文明的交匯點
-
匈奴,不是一種人種,是融合歐亞人群的大部落
-
兵精糧足的樓蘭古國,為何消失?
-
羌藏族能生活在高原,因為有一種特殊基因
-
-
第七章 人口南遷,走向南方,走出中國
-
想了解客家起源,得先知道漢從哪來
-
客家基因,男客女主
-
藏族語系來自北方,卻有南方基因
-
百越族群不斷遷移,甚至走到臺灣
-
人口成長,但男性基因型沒有跟著增加
-
遷移番外篇 人從千年起,就帶著狗旅行
-
-
第八章 跨越滄海,基因就這樣飄向遠方
-
豬能告訴你南島語系人群怎麼移動
-
人太多,所以南島語系群開始南下
-
比秦朝徐福東渡更早,三萬年前就有人到日本生活
-
古美洲人有亞洲血緣
-
故鄉番外篇 番薯的內心話:哪裡才是我家鄉?
-
- 後記 基因一路流動,從祖先到你我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