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世界在改變,中國也在改變。在這個幾千年來,世界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時代,審視自己的歸屬和認同,審視族群歸屬和認同的原則,應是非常嚴肅的課題,庶幾我們不被狹窄而偏激的族群狂傲,迷失了自己往前走的方向。――許倬雲
文化共同體將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最終階段
中國世襲王朝起源於數千年前的夏代,歷經朝代更迭,夏、商、秦、漢、唐等時期都曾是中國的代名詞。但鮮為人知的是,「契丹」與「桃花石」兩個稱號在西方歷史上,也代表過中國。分分合合的中華世界,竟已說不清最初的源頭來自何處。
那麼,一個中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是從何而來?
從「共同體」角度出發,許倬雲先生討論的是由不同族群組成的中國何時出現,又何時成為一個難解疑團。而政權、經濟活動、社會組成及文化發展等四項變數,維繫中國為一體而不墜的力量究竟為何?
不同族群相互融合,造就中國之廣與大。在全球化無可避免的年代,東西方的差異正在逐漸縮小,難以僅用邊界區隔。如何建構一個沒有限制的大同世界,存續發展已有千年之久的「中國模式」,將是未來各國借鏡參考的重要範例。
文化共同體將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最終階段
中國世襲王朝起源於數千年前的夏代,歷經朝代更迭,夏、商、秦、漢、唐等時期都曾是中國的代名詞。但鮮為人知的是,「契丹」與「桃花石」兩個稱號在西方歷史上,也代表過中國。分分合合的中華世界,竟已說不清最初的源頭來自何處。
那麼,一個中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是從何而來?
從「共同體」角度出發,許倬雲先生討論的是由不同族群組成的中國何時出現,又何時成為一個難解疑團。而政權、經濟活動、社會組成及文化發展等四項變數,維繫中國為一體而不墜的力量究竟為何?
不同族群相互融合,造就中國之廣與大。在全球化無可避免的年代,東西方的差異正在逐漸縮小,難以僅用邊界區隔。如何建構一個沒有限制的大同世界,存續發展已有千年之久的「中國模式」,將是未來各國借鏡參考的重要範例。
- 自序 「中國」共同體的未來與挑戰
- 第一章 緒論
- 第二章 新石器時代族群的分合
- 第三章 核心的形成:夏、商、周三代的連續發展
- 第四章 春秋戰國時期「華夷」觀念
- 第五章 天下帝國:關鍵性的秦漢時代
- 第六章 秦漢時代的擴張
- 第七章 天下國家模式的衰壞
- 第八章 隋唐的天下國家
- 第九章 宋、遼、金和西夏的時代
- 第十章 金、元時代的外族征服
- 第十一章 明代:專制皇權(上)
- 第十二章 明代:專制皇權(下)
- 第十三章 滿清時代:最後一個征服王朝(上)
- 第十四章 滿清時代:最後一個征服王朝(下)
- 第十五章 後論:中國共同體的發展(上)
- 第十六章 後論:中國共同體的發展(下)
- 附錄 《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解說—葛兆光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