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我想交朋友:如何氣定神閒的初次見面;怎麼相處,能從相識變朋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12322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你有多久沒按過朋友家的門鈴?跟人聯繫99%都是發訊息:「在哪?做啥?」
◎「螢幕虛張聲勢症」正在流行,透過螢幕什麼幹話都敢講,更不想與人面對面。
◎網聚、社交趴,我想去又好緊張?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了一個「孤獨量表」相關研究,
發現45%的千禧世代和48%的Z世代常覺得孤獨,沒有朋友,
但同時更有高達70%的人有社交焦慮,
以至於沒有一個能與自己分享人生起落的同伴。

為什麼社交軟體越發達,人卻更孤單?因為沒有「面對面」。
所以,這10年來,作者的工作就是,
幫助人們面對面交朋友,而非用「照片」或「頭像」。

作者瑞秋‧德爾托(Rachel DeAlto)是公關專家、Match交友平臺的首席專家,
做過三次TEDx演說,其中一場〈在濾鏡世界裡做真實的自己〉,
甚至成了TED.com的經典演說之一。

◎最可怕的文明病──螢幕虛張聲勢症,怎麼克服?
試試看「暴露療法」(本書第一章),
作者用這套方法,幫助孤獨患者,從在茶水間與同事互動開始,
出席會議不再害怕的躲在角落。
作者自己用這方法,再也不怕面對蜘蛛了。

◎怎麼與初次見面的人相處?
(這經過加州大學調查,不是作者瞎掰)

第一要點是真實──沒人想跟完美的人交朋友,
所以你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用非得用側臉拍照。
用一張你滿意的照片當頭像,別用美肌修到你爸媽都不認識,展現你最真實的模樣。
你要增加與人(本人)見面的次數,而非挑中一人就成為你的朋友。

還有一個是同理心,講話前先觀察,
對方如果心情不好,就別急著分享你的旅遊趣事,多聽、少說。

◎要知道對方能否成為好友?你得經常面對面,但不是透過手機:
用通訊軟體溝通,是有效的工作交流,卻不是真的在交朋友。
友誼的建立來自「我在場」,並保持眼神接觸,
交朋友的現在進行式:不要凝視超過9秒,
對看5、6秒就要移開視線,以免(初認識的)對方感到不自在。

網聊合得來,但萬一和本人見面後說著說著,彼此話不投機,
該怎麼批評,才能表達你的看法而不傷和氣?
畢竟,面對面交朋友,你無法選擇「馬上離線」。

社交軟體越發達,近半數的人卻感到孤單,
因為這年頭,透過螢幕你還是無法看到「真正的」本人,面對面才可以。
本書幫助你在茫茫人海中,快篩出那些能成為你朋友的人。
  • 推薦序一 卸下人際濾鏡,走進真實世界與人自在互動/李郁琳
  • 推薦序二 閃閃發光的人際關係,可能是鍍金的假象/黃之盈
  • 國外盛讚
  • 引言 獨行俠很酷,但我還是想要交朋友
  • PART.1 你家的門鈴,多久沒響過?
    • 第一章 最可怕的文明病,螢幕虛張聲勢症
      • 社交焦慮帶來孤獨,孤獨又損害健康
      • 人類天生愛比較,只差過去不能上網
      • 交流面對面,彼此印象更正面
      • 與好友聯繫卻沒有實際相處,反而讓人更孤獨
      • 你也有螢幕虛張聲勢症嗎?
      • 暴露療法,克服社交上自我孤立
    • 第二章 討人喜歡的人,有三項特質
      • 親密的人際關係,比名聲財富更能讓人快樂
      • 再令人反感,都有機會改變
      • 人類就是看「感覺」的生物
  • PART.2 完美是好事,但假裝完美讓人很累
    • 第三章 濾鏡加過頭,沒人當你是朋友
      • 濾鏡加過頭,無助於人際交流
      • 接受真實自我,也是在鼓勵別人這樣做
      • 不夠好而偽裝自己,開啟惡性循環
      • 用真實的自己建立連結
    • 第四章 有些人就是不相信,真的會有人喜歡我
      • 不安全感也會造成信心缺口
      • 不是不夠好,是自我厭惡過了頭
      • 我們怎麼看自己,就怎麼顯現在他人面前
      • 自信,賦予自我價值感
      • 建立自信三大要素:發掘、假裝、聚焦
      • 第一步,挖出問題根源來解決
      • 第二步,假裝到成功為止(不是作假!)
      • 一天不用十分鐘,透過冥想提高效率
      • 第三步,缺點太好找,更要聚焦在優點上
      • 強調好的一面,建立信心
    • 第五章 你最常相處的五個人平均值,就是你自己
      • 大腦像黏土,正負面都能塑形
      • 第一步,用正向程度量表設定基準
      • 第二步,評估環境,愛我的人也可能害到我
      • 第三步,意識到負面思維並轉成正面
      • 正向,吸引他人、有益健康的力量
    • 第六章 在場,是你能送給朋友的最棒禮物
      • 決定關注對象後,其他先無視
      • 眼神接觸,但不要超過九秒
      • 換位思考,移除不必要的干擾
      • 帶著好奇心傾聽,對話有來有往
      • 與人交流,務必保持專注
    • 第七章 當狀況不明確時,多聽少說
      • 不閱讀空氣,難怪別人聽不進去
      • 根據對方個性,懂得如何配合
      • 選擇好時機,大大提升對話成功率
      • 調整順應力,創造更多可能性
    • 第八章 「我們得談談」,是要講好事還是壞事
      • 調整用句,人人都想跟你聊下去
      • 開口前,停頓一秒來同理
      • 措辭直接,又不失尊重
      • 換句正面的話說
      • 注意用字遣詞,關係成敗都看它
    • 第九章 花點時間想想,什麼能讓你真正的快樂
      • 我想幫助人們建立連結的起點
      • 如果沒有自己的目標怎麼辦?
      • 五個問題,找到你的下一步
      • 激勵著你的目標,也激發你的光芒
  • PART.3 關於人際關係的斷捨離
    • 第十章 人太好並不好,不要期望人人都喜歡你
      • 盲目討好,只會讓關係失衡
      • 你是否經常取悅他人?
      • 設定界線,不是所有責任都要扛
      • 停頓一下,以免濫好人成習慣
      • 練習接受,人人都有極限
      • 人太好並不好
    • 第十一章 碰上有害關係,不如和他沒有關係
      • 明明是恐怖情人,我還替他找藉口
      • 負能量滿滿,讓人生活在恐懼中
      • 確認危險信號,遠離有害關係
      • 有時候,真的是別人的問題
      • 一旦堅持的代價太大,務必斷捨離
    • 第十二章 怎麼提出批評,又不傷了和氣
      • 從重點開始,最能展現真誠
      • 深入討論這件事時,再加入正面評論
      • 以目標作結,否則批評淪為抱怨
      • 做這一切時都帶著善意,對方更聽得下去
      • 批評的微笑曲線,讓批評更正面
    • 第十三章 隔著螢幕,肢體語言該如何解讀
      • 遠端工作、視訊,虛擬聯繫更普遍
      • 善用能量,把說話者以外的畫面遮起來
      • 隱藏畫面,別盯著自己
      • 檢查自己,確保呈現最好的樣子
      • 只剩半張臉,換用眼睛微笑
      • 用這四招,維繫遠距離關係
      • 後疫情時代,更要保持連結
    • 第十四章 有時,你得試著和不那麼喜歡的人連結
  • 謝詞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