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宋代的經學,學者普遍認為是「章句注疏之學」,但就學術演進的規律來看,唐代後期,「新經學」已稍有發展,宋代初年的經學,更具有因有開、保守與創新並蓄等特質,醞釀著許多值得深入討論的命題。本書以宋代經學研究為核心,從官方經學、古文經學、僧人論經等研究方法,多層面進行剖析探討經學新風氣的開拓,冀能拓展宋初經學的研究方向。
-
緒論
-
第一節 宋初經學涵蓋的範團與研討價值
-
一.宋初經學涵蓋的範圍
-
二.宋初經學的研討價值
-
-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與本文的討論方式
-
一.前人研究成果檢討
-
二.本文的討論方式
-
-
-
上篇
-
第一章 承繼與設限──宋初官方的經學政策
-
第一節 唐五代官方經學政策略述
-
第二節 中央政府推動下的典籍編修與付梓工程
-
第三節 科舉制度主導下的宋初官方經學
-
-
第二章 由片段而全面──宋初學者對經學新風氣的開拓
-
第一節 唐五代經學新風氣的展現概述
-
第二節 宋初經學家對批判「注疏之學」與「疑經改經」、「補經」觀念的推展
-
第三節 「議論解經」方式的施行與「以己意說經」的確立
-
-
-
下篇
-
第一章 官方學者的經學
-
第一節 聶崇義《三禮圖集注》及其禮學思想
-
第二節 「三經》注疏》」反映的經學現象與邢昺、孫奭的經學
-
-
第二章 古文家的經學
-
第一節 柳開「補經」及其強烈的經學改革思想
-
第二節 王禹偁「議論解經」所開拓的經學方法
-
第三節 石介「尋求義理」與經學研究範間的伸展
-
-
第三章 僧人隱逸的經學
-
第一節 王昭素的《易》學思想
-
第二節 釋智圓對宋初經學的忠實記載
-
-
-
結論
-
宋初經學在經學發展史中的地位
-
一.官方經學的表現
-
二.「新經學」的表現
-
三.新舊對立的宋初經學
-
-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