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晚清是一令人著迷的時代,內憂外患紛來沓至,學述思想卻履綻異采。最特殊之處,是中國文化史中的絕學,於焉復興。諸如今文經學、諸子學、佛學、宋詩、駢文等,無不成就斐然。其中居於關鍵地位者,非經學莫屬。以經典為核心的討論研治,除承襲乾嘉專門漢學的成果外,並影響及於史學、思想與文學。本書所收錄五篇論文,即以晚清今文經學的發展為觀察對象。並由此延伸論述今文經學學風的特色、今文經學治學的方法、今文經學內部的異同問題。
- 序
-
第一章 李兆洛的通儒之學與常州學派-晚清今文經學的前緣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李兆洛的通儒之學
-
第三節 李兆洛通儒之學的呈顯
-
第四節 從通儒之學論常州學派
-
第五節 結語
-
-
第二章 孔廣森《春秋公羊通義》的學術系譜與解經方法-晚清春秋學的殊途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孔廣森的學術系譜
-
第三節 孔廣森的學術系譜與解經方法
-
第四節 結語
-
-
第三章 孔教與翼教:康有為《春秋董氏學》與蘇輿《春秋繁露義證》的比較-晚清公羊學的異同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客體-經典之寓意
-
第三節 發出者-神聖之作者
-
第四節 輔助者與反對者-春秋之性質
-
第五節 結語-孔教與翼教
-
-
第四章 《翼教叢編》的經典觀-晚清今古文經學的爭論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從萬木草堂到時務學堂
-
第三節 尊聖與疑經-經典真偽的影響
-
第四節 史實與寄託-經典解釋的路向
-
第五節 技藝與制度-經典思想的應用
-
第六節 結語
-
-
第五章 制度與秩序:論廖平《春秋左氏古經說疏證》-晚清今古文經學的融合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制度的選擇-聖人與聖典
-
第三節 制度的變遷-經學六變下的《春秋》觀
-
第四節 制度思考的經典呈現-廖平的《左傳》觀與解經方法
-
第五節 由制度所建構的秩序-春秋時代的空間秩序與時間形成
-
第六節 結語
-
- 徵引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