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是透過出土文獻與文物,並結合史書與漢代初年思想家著作去研究「黃老治術」與「西漢初年的政治體制」。本研究主要是以「政治」、「經濟」、「法律」三個部分,去回溯「黃老治術」如何在政治制度上體現,又如何造就後來的「文景之治」與漢朝盛世。
本書是一位青年人的熱血之作,它表達作者對世間的熱愛,也表現出對人文學科的投入,同時這也屬於一位抱持人文學科理想之青年人的生命紀錄。
本書是一位青年人的熱血之作,它表達作者對世間的熱愛,也表現出對人文學科的投入,同時這也屬於一位抱持人文學科理想之青年人的生命紀錄。
- 自序
-
緒論
-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
貳、文獻回顧
-
一、馮友蘭
-
二、金春峰
-
三、勞思光
-
四、鄭圓鈴
-
五、陳麗桂
-
六、黃漢光
-
七、熊鐵基
-
八、呂錫琛
-
九、張增田
-
十、吳光
-
十一、丁原明
-
十二、鄭國瑞
-
-
參、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
一、研究方法
-
二、論文架構
-
-
肆、預期成果
-
-
第一章 漢帝國政府的運作方式(上)
-
第一節 政府運作方式的重要性與意義
-
第二節 帝國前的任官制度
-
第三節 帝國官員的誕生
-
一、察舉
-
二、任子
-
三、策試
-
四、納貲
-
-
-
第二章 漢帝國政府的運作方式(下)
-
第一節 中央與地方分權
-
一、漢朝諸侯國的分封與權力的變化
-
二、郡的設置與意義
-
-
第二節 皇權與相權
-
第三節 黃老思想的土壤
-
-
第三章 帝國初年的經濟型態
-
第一節 經濟運作的運作模式
-
第二節 貨幣制度
-
第三節 稅務制度
-
第四節 農工商業的發展
-
一、農業政策與發展
-
二、商業發展
-
三、手工業發展
-
-
第五節 漢帝國的重農主義
-
-
第四章 帝國刑罰的運作
-
第一節 刑罰與權力的關係
-
第二節 死刑
-
第三節 成為奴隸
-
第四節 肉體的痛苦
-
第五節 秦帝國與漢帝國的法學思想變遷
-
-
第五章 黃老思想中道的型態與制度運作
-
第一節 黃老學與道家的流行
-
第二節 形上學的定義與道的性質
-
第三節 黃老思想的政治運作型態
-
一、儒道結合且靈活與開放的政治體制
-
二、隨著趨勢變化並走向教化思維的司法體制
-
三、放任且鼓勵人民逐利的經濟模式
-
四、清淨與寡欲的倡導
-
-
第四節 黃老思想的殞落
-
- 結論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