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將士熱血未冷,鐵血征途再啟 ◎匈奴鐵蹄未止,邊疆烽火再升 ◎從明章之治的太平歲月,到羌亂不止的亂世前奏一場關乎千秋功過的王朝對局帶你走進東漢的每一寸波瀾與輝煌! 【從光武中興到明章之治】 本書以東漢的重建和中興作為起點,回顧了光武帝劉秀重振漢室的過程。他經過艱苦的統一戰爭,穩固了帝國基礎,開啟了被後世稱為「光武中興」的盛世。接下來,明帝劉莊繼承父業,推動儒學發展、約束外戚,進一步穩固皇權;章帝劉炟則延續這個基調,實現了東漢的黃金時代「明章之治」。 【權力與制度的較量】 雖然「明章之治」展現了盛世的風貌,但是東漢政權內部卻隱藏著許多深層次的矛盾。本書剖析了外戚與宦官的角力、豪族的崛起、以及帝王為維護中央集權而採取的各種手段。明章二帝都各自有所相對應的政策,然而,政治博弈並未因此停止,反而隨著外戚與皇權間的矛盾加劇,為後世埋下隱患。 【邊疆的熱血與榮光】 東漢時期的邊疆戰事是本書的一大亮點。從竇固率軍遠征天山,到班超投筆從戎,重建西域秩序,這些令人熱血沸騰的軍事行動展現了大漢不懼艱險、開疆拓土的雄心壯志。本書生動描寫了伏波將軍馬援平定越南、十三將士死守疏勒城、竇憲擊滅匈奴後勒銘燕然山等經典戰役,再現東漢軍事的恢弘場面。 【東漢的盛衰之源】 隨著「明章之治」的結束,東漢開始進入轉折期。羌亂再起、邊疆失控、土地兼併和政治內鬥等問題逐漸拖垮了這個盛世王朝。底層百姓的困苦更讓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帝國的內患與外憂已無法從根本解決。本書以羌亂與宦官外戚之爭作為終章,從中追溯這場盛世衰退的歷史根源,為讀者展現東漢帝國由盛而衰的必然命運。 本書特色:本書結合政治、軍事、經濟與文化,展現了東漢從「光武中興」到「明章之治」的歷史進程,以劉秀、劉莊、劉炟等君主的治國智慧為主線,剖析豪族勢力、外戚干政、土地問題等漢朝帝國痼疾,並將焦點投向邊疆戰事以及西域經營。全書以嚴謹史實為基礎,輔以生動敘述與細膩分析,是一部既富知識性又引人入勝的歷史佳作。
- 序言
-
第一章 四海歸一
-
來歙遭刺
-
決戰荊州
-
血洗成都
-
-
第二章 止戈為武
-
帝國痼疾:豪族
-
武退文進
-
發布度田令
-
加強吏治
-
賢臣風骨
-
-
第三章 邊地烽煙
-
伏波將軍馬援
-
何須馬革裹屍還
-
棄絕西域
-
-
第四章 光耀雲台
-
東宮易主
-
泰山封禪
-
好皇帝
-
士大夫的進化
-
-
第五章 帝王權謀
-
皇子不安分
-
楚王謀反
-
竇氏的恩怨
-
治理黃河
-
-
第六章 征程萬里
-
開戰匈奴
-
竇固戰天山
-
堅守疏勒城
-
十三將士歸玉門
-
-
第七章 再使西域
-
班超投筆從戎
-
壯志定西域
-
以夷制夷
-
萬里封侯歸
-
-
第八章 仁政德治
-
章帝登基
-
不徇私,拒封外戚
-
三班良史一部《漢書》
-
白虎觀會議
-
東漢辯才第一
-
-
第九章 擊滅匈奴
-
竇氏的崛起
-
趁他病,要他命
-
勒銘燕然山
-
最後決戰
-
漢匈戰爭的餘波
-
-
第十章 戚宦相爭
-
竇憲跋扈
-
奪權之路
-
劉肇命短
-
鄧綏崛起
-
-
第十一章 羌亂再起
-
恩及天下
-
羌亂拖垮漢朝
-
戰爭如泥潭
-
為何東漢羌亂不斷
-
鄧綏的千秋功過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