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3103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人似乎要站在死亡面前,才看得清生命的輕重。

每個冰冷的死亡,都留有生命的餘溫。
清掃死亡現場,一個最接近生命真相的工作,
近距離接觸遺體的清理師深刻記錄,
25個房間的人生故事,25個一輩子受用的人生啟示。

——從日本到台灣,攻占各大年度暢銷榜,數十萬讀者感動捧讀——

「這本書就算很久很久以後再看到,還是能帶給我很多啟發。
因為很少有人能從這個視角,去凝視生命的最後。」——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把死亡轉化為生命意義的奇妙旅程

對亡者來說,人生的喜樂或苦痛,在死亡那一刻已然定格;對生者而言,生與死的思考卻永遠不會停止。本書是一位從事死亡現場清理工作者20年的生命思索和人生體悟,他將工作中所見所思化成文字,與世人分享他因這份獨特工作而獲得的感悟。在一次次面對不堪但必然的生命結局後,他漸漸知曉生命無常的本質,也發現他的工作不只是單純的清掃,而是消除死亡的痕跡,為在世者建構重新出發的勇氣,將死亡轉化為生命意義的奇妙旅程。


別為死亡哀傷,它會告訴我們許多事!

進入高級住宅準備清掃自殺現場,才發現死者是自己崇拜許久的朋友;在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孤獨死房間,死者的父親不畏駭人景象,捲起袖子一起清理兒子的「遺跡」;帶著哀戚來到喪家,看到的竟然是小孩滿場飛奔嬉鬧、大人們熱絡聊天……

不論哪一種死亡,都留有生命的痕跡。
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什麼值得我們窮盡一生追求?
人生該如何抉擇,才不會孤獨死?
我們花了一輩子思索的問題,
也許近距離凝視死亡,答案就會清晰可見。

死亡現場,不是只有無盡黑暗和淚水,
它是看清人生的鏡子,湧現生命力量的地方。
清掃死亡現場,不只是清理亡者的有形之物,
也是生者梳理生命的契機。
  • 推薦序一 送行者的喃喃低語 洪仲清
  • 推薦序二 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活 廖心筠
  • 推薦序三 清除死亡,也刻下生命的印記 郭憲鴻
  • 前言 與死奮戰的人
  • 第一部 愛
    • 1 夢的痕跡
    • 2 為愛的人做最後一件事
    • 3 最珍貴的禮物是回憶
    • 4 笑著說再見
    • 5 記得愛的初衷
  • 第二部 希望
    • 6 盡力完賽就是贏家
    • 7 智慧的年輪
    • 8 人生好好活一次就夠了
    • 9 別成為外鮮內腐的人
    • 10 死是另一個開始
  • 第三部 勇氣
    • 11 面對才能看見太陽
    • 12 那些奮鬥過的痕跡
    • 13 破殼就能看見世界的光
    • 14 人生這場賭局
    • 15 戒除想像的依賴
    • 16 為美麗人生血鬥
    • 17 願為一個笑容而奮力
    • 18 心態改變眼裡的風景
    • 19 可怕的是懼低,而非懼高
  • 第四部 感謝
    • 20 值得一輩子惦記的真情
    • 21 感恩就能向前
    • 22 每天都是一生一次的相遇
    • 23 記得我們終將死去
    • 24 喜人之所喜,悲人之所悲
    • 25 留下美麗的靈魂
  • 結語 我們一輩子的人生功課
  • 解説 生死的界線 解剖專家 養老孟司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