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威廉王子親授女爵爵位.《太陽報》得獎專欄 ★
★ 上市首週空降暢銷榜.IG百萬粉絲感動相隨 ★
如果剩沒多少個明天,
你會如何過今天?
一個人的病痛,一家人的變故,
卻是許多家庭的寫照,每個人都可汲取的生命力量。
「若一心只想著病痛,靈魂會比身體早一步枯亡,
尋找新的人生意義,才有機會長出新綠——儘管剩下的花期不長。」
黛博拉,一位平凡的老師,三十五歲確診罹患大腸癌第四期,醫生宣判無法治癒,活過五年的機率僅有八%。對許多人來說,這是邁向終點的倒數計時,她的人生卻因此開始不平凡。
她極力想擺脫的癌症夢魘,變成她心心念念的志業。她被迫中斷教職,但骨子裡的教師魂,讓她轉而透過專欄、部落格、podcast、社群平台提高大眾對於大腸癌的意識。更讓人為之動容的,是她在抗癌過程中所傳遞的「不認輸的希望」(rebellious hope)。威廉王子甚至親自造訪她家授予女爵爵位。
就在本書即將成冊之前,黛博拉不敵病魔而與這個世界告別。她說:現在的你可能深陷某種煩惱,把事情看成天塌了那般嚴重,希望我的經歷讓你從更寬闊的角度看待原本的煩惱。
停止執著於「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不可以是我」也是同樣合理的問題。
在確診罹癌的一開始,我就不再想著「我快死了」,而是將這個念頭轉換成「我現在還有命可以活」。我稱之為不認輸的希望,因為它顯然違背了這種病的統計數字。
要讓希望的火種不滅,
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能激勵你的事物上。
習慣回想成功的人,會比較快樂、比較充滿希望。每當我想到自己多過了五次「最後的」聖誕節,就覺得很有希望再過一次。我的病雖然無法治癒,但我同時也認識很多了不起的
人,他們拚盡全力只為了延長我和類似患者的生命。
創造回憶,
是你為自己和所愛的人所盡的最後一點力。
我後來搬到父母家中進行安寧照護,睡眠時間愈來愈長,體力每況愈下。妹妹建議全家族舉辦一次留宿派對,我疲憊到沒有興致參與。但當他們用輪椅推著我進入搭了小帳篷的房間,我的眼淚不禁奔流而出。我們依偎在毯子裡觀看《灰姑娘》,感覺自己彷彿又回到五歲,發自內心地露出燦爛笑容──我知道,我們將會珍藏這段記憶。
- 推薦序
- 作者的話
- 前言
- 1. 懷抱希望,讓心安放
- 2. 珍惜現在,因為明天可能永遠不會來
- 3. 活得有目標
- 4. 雖然很想休息,但還是努力往前走
- 5. 點燃失敗的火種
- 6. 展現你的毅力
- 7. 面對恐懼的勇氣
- 8. 笑的療癒力
- 9. 總有值得感恩的事
- 10. 播下希望的種子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