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留白時間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94256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用心生活,而不是拚命生存
時間需要珍惜,做人需要努力,
關於人生,你可能有個錯誤邏輯……

【不焦慮、不恐懼、不慌張,與真正的自我重新對焦】
你誤以為自已在努力,所以你對自己很嚴格、很用力,然後陷入不斷運轉、無法停下的忙碌中,拼命填滿時間,用盡每分每秒;嚴苛的要求做到盡善盡美,像一個上緊發條的機器,不停轉動,偶然的空白片刻之間,卻好像突然失了魂,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停不下來,卻也不知道繼續下去還有什麼意義?

努力是好事,但努力到快樂都消失,就不值得了。當你瘋狂運轉卻心力交瘁、原地踏步,請允許自己不用每天都竭盡全力,給自己一點空間、一點時間,把留白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別讓辛苦與疲累損耗了身心的全部。

人類正處於訊息超載的沉重負荷狀態,每一滴注意力被各式訊息消耗殆盡,同時,一種無法維持思緒的焦慮也籠罩著我們。為生活騰出空間,提高時間使用良率,停下來整理心中的混沌,不焦慮、不恐懼、不慌張,才能活得更有人味。

「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擁有的最多的人,而是想要的最少的人,這句話讓我警醒,後來每當我覺得自己被欲望佔據時,都會想到這句話;每當我有想改變世界的想法時,我會讓自己思考,我這樣做究竟是不是為了追逐名利。」──李開復/人工智慧專家,風險投資家

「我強迫自己進入工作室,但我對一切都不滿意。於是我認為最好休息一下,做一點無關緊要的小事,等待靈光乍現。」──Etherwood/英國音樂製作人、創作歌手

「時常問自己這個問題:我正在做的這件事,是否能讓我怦然心動?想通了這一點,也會更清楚該如何實現自己想要的生活。」──近藤麻理惠/日本作家、專業整理顧問

「定義你生活價值的不是你的工作,而是你的家人!」 ──小室淑惠/日本工作與生活平衡顧問

「我們每個禮拜都會找一天會關閉生活中的所有科技產品。這深刻地改變了生活,讓我每週都能重新設置我的靈魂。你會開始做所有那些當你面對誘人螢幕時無法騰出時間完成的事。」──Tiffany Shlain/美國企業家、電影製片人

「生命中有工作和休閒、戰爭與和平;而在行為中,有些行為是為了生存所需,有些則是為了高尚的理念。正如戰爭的最終目的為和平,工作的最終目的為休閒,滿足生活所需最終是為了達到高尚的理想。」──亞里斯多德/古希臘哲學家

【生活才是人生的原點,不是工作】
人擁有思前瞻後的能力,從學習的知識與經驗中做出更有利生存的決斷,這項優秀能力帶來的副作用,就是讓人們不斷地憂思過去、驚懼未來。

在冬天擔心夏天會晚到,在夏天擔憂冬天會太長,於是疲累的不斷行走,去追尋心中一個遙不可及、風光明媚的地方,卻忘了抬頭望向眼前的晴朗日空,忘了感受身上風吹日曬的溫度。

太多人慣於關注放不下的過去及不可掌控的未來,卻忘記要活在當下,感受此時此在的美好,直到生命即將終結時,才意識到自己未曾真正地活過。

如果發現自己有下列的情況,你可以透過閱讀這本書,釐清自己對於工作與生活的想法。
․行事曆永遠塞滿行程,忙得團團轉。
․全力以赴、埋頭苦幹卻沒有成就感,經常愧疚沮喪。
․在旅行或休假中也無法真正安靜下來。
․想兼顧工作與家庭,卻早已超出心力負荷。
․不自覺滑手機、看臉書、回Line和Mail。

【為了前進,有時你得停下來】
本書由量子資訊博士、企業教練暨天使投資人與插畫藝術家三位不同豐富閱歷的作者,從各自擅長的專業領域,以歷史、文化、科學等不同角度,與各行各業頂尖出色人物的真實經驗中,解析許多檢視自我狀態的工具以及實用技巧。

以故事串聯故事,循序漸進切入學習、職場、創意、獨處、運動及反思等面向,於趣味處幽默消遣、重要處警醒提點,羅列落實練習,有意識的訓練自我,在忙亂生活重新找回重心學會留白,改變僵化例行的思考與行為,讓你找回工作、生活與自己的聯繫。

透過介紹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革新者、顛覆傳統的人物、諾貝爾獎得主、思想領袖、億萬富豪、作品豐富的藝術家,甚至是希臘神話人物,還有就住在隔壁的鄰居。他們都透過各種嶄新的習慣、思維模式、實際能夠應用在生活中的原則等來練習「留白時間」。你會發現許多成功人士並不是以過勞和倦怠為代價來換取成就,而是因為「留白時間」大大提升了他們的工作品質。

【練習全新的留白思維】
◆無用之用的休息態度
每個人都有野心,想要把事情做好。但有時候我們必須認清一件事,做得少一點,才能真正達成目標。改善生活的方式有可能是加法,也有可能是減法。留白,並非空洞、游手好閒、無所事事,而是不帶壓力,沒有功利目的,可以從中得到更多的靈感和啟發,讓生活更加飽滿。

◆建立時間界限
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切換人生開關,學會在生活中保留暫停和更新的機會,回來做自己。在這個太喧嘩的世界,找到值得停留的原因,留給自己一部分的自由、一點稍稍喘息的時間空間,允許自己通過和長出新的生命,跟著心去感覺、行動和成為自己。

◆從「一定要做些什麼」到「不做什麼」
在知道想「要」什麼之前,先了解「不要」什麼。不適合的、不必要的、不喜歡的……每一次的「不」都離自己想要的更近一點。面對珍貴而有限的時間,更要勇敢學會說不,把時間留給真正有熱情投入的事,留給真心想相處的人,選擇「做什麼」與「不做什麼」都是一種勇敢。

◆用時間交換快樂
把時間花在累積愉快的體驗上,在過程中學習、在過程中探索、在過程中發現,快樂來自於我們經歷過的體驗。以更廣闊的角度來感受自己,並對讓自己開心、難過、生氣的事物有更深的認知,不被焦慮追趕或是急於尋求,不用為任何事抱歉,做些讓自己真正開心的事,能在浪費中得到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

◆珍惜具體而微的美好事物
別怕把時間空下來,隨著身心境的轉變,自然地放下不需要的人事物,專注在每一個當下的擁有,享受每一個微小卻具體的幸福。讓身心重新歸零,珍惜無所事事、微小簡樸的空白時間。

◆有意識的反思
需要釐清想法時,找一張白紙,寫下腦海中浮現的一切,試著去指認那些糾結的感覺、擔心或焦慮的原因,搞清楚哪些問題是可以控制的,哪些則是無法處理的。意識到有些事情其實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有助於冷靜檢視與深思,刪掉無謂的努力及壓力,幫助自己找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 書封
  • 你的留白時間
  • 關於作者與繪者
  • 致謝
  • 目錄
  • CHAP 01 留白時間
  • 切換生活樣態,反思存在、空閒與工作的意義
  • 找到你的休息態度
  • 在被掏空之前,把時間空下來留給自己
  • 為了前進,有時你得停下來
  • CHAP 02 休息的價值何時被遺忘
  • 落入忙碌陷阱的假象輪迴
  • 時間概念與文化溯源
  • 回歸生活的狀態
  •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 無用之用
  • 寶貴的時間、必要的工作、高層次的閒暇
  • 有形的時間:生產力為王道
  • 卡俄茹斯&柯羅諾斯Kairos&Chronos
  • 擺脫時間的焦慮
  • 繃緊的弦彈不出旋
  • 當時間變得稀缺,工作變得高尚,閒暇成為一種罪
  • 神、你的老闆,以及所有擁有你的時間的人
  •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
  • 時間的檢視、清理和配置
  • 有形的時間2:忙碌主宰一切
  • 阿里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
  • 你可以愛你的工作,但更一定要更愛你的生活
  • 壓力、過勞,以及回到高層次的閒暇需求
  • CHAP 03 醞釀創意
  • 放空讓大腦運作更有效率
  • 創造過程和留白時間
  • 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Ludwig van Beethoven&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給身心時間吸收養分
  • 探索勝過專精
  • 提姆.哈福德Tim Harford
  • 慢慢來比較快
  • 布蘭登.托瑞Brandon Tory
  • 多重夢想帶來多元體驗
  • 暫停一下,擺脫困境
  • CHAP 04 用心休息
  • 歇一歇,沒關係的
  • 一萬個小時?還是四個?
  • 休息具有生產力
  • 亨利.龐加萊Henri Poincaré
  • 工時長,不等於生產力高,休息不等於偷懶
  • 休息是積極活動
  • 休息解壓的四大要素
  • 索倫.奧貝.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
  • 塞滿時間的不是努力,是恐懼
  • 精神輪作,回復心土活力
  • 建立轉場的留白界線
  • CHAP 05 運動使腦袋保持新鮮
  • 健身也健心
  • 保持健康的體態與專注力
  • 幫助重新設定與轉換意識
  • 費拉.斯札哈比Firas Zahabi
  • 以身體感受心流
  • 為大腦預存退休帳戶
  • 泰瑞.魯道夫Terry Rudolph
  • 擁有完整、自由、自主支配的時間
  • 無法停止思考,就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
  • CHAP 06 和自己相處
  • 想成長,先學會獨處
  • 藝術家最好獨自工作
  • 讓內在的沈靜化解外在的紛繁
  • 艾德.伍迪.艾倫Ed Woody Allen,藝名Etherwood
  • 在對的方向上迷路在靜謐中尋找答案
  • 選擇不去做什麼也是一種勇敢
  • 德瑞克.西佛斯Derek Sivers
  • 每一次說「不」都離自己想要的更近一點
  • 以更廣闊的角度感受自己,整理深思與他人的關係
  • CHAP 07 有意識的反思
  • 當謀生與生活開始背道而馳
  • 花時間思考有意義的問題,打造有效的行動
  • 馬可.奧里略及斯多葛學派Marcus Aurelius and the Stoics
  • 你到底在忙什麼
  • 賽斯.高汀Seth Godin
  • 快快說不,慢慢說好
  • 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
  • 用各種怦然心動的事物填滿時間
  • 聖湯瑪斯.阿奎那Saint Thomas Aquinas
  • 讓心有餘裕
  • CHAP 08 像個孩子一樣玩樂
  • 遊樂場思維
  • 艾倫.瓦茨Alan Watts
  • 活在當下體驗現在的美好
  •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 愛麗絲.華特斯Alice Waters
  • 用時間交換快樂
  • 欣然接受愚蠢的點子
  •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 因錯過而獲得
  • CHAP 09 豐富行囊的旅行
  • 對工作速度踩煞車
  • 放慢步調,悠閒旅行
  • 施德明Stefan Sagmeister
  • 從高速的追求中刻意暫停
  • 與自我重新對焦
  • 露皮塔.尼永奧Lupita Nyong'o
  • 抽離日常慣性,避免負循環
  • CHAP 10 擺脫科技制約
  • 切斷網路,驅動大腦的不同思考
  • 科技給予許多,也奪走更多
  • 干擾式工程
  • 特里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
  • 數位排毒,拉回注意力
  • 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社會
  • 如何離開網路,實踐數位極簡主義
  • 蒂芙尼.史蘭Tiffany Shlain
  • 暫停一下,登入真實的生活
  • 填補空虛
  • 布內羅.古奇拉利Brunello Cucinelli
  • 什麼都不做之必要
  • CHAP 11 未來的工作型態
  • 我們憑什麼勝過人工智慧
  • 李開復
  • 被工作狂態度洗腦
  • 人類特別之處在於愛的能力
  • 人類能夠和AI一起蓬勃發展
  • 人類能夠縱觀全局
  • 人類可以感同身受
  • 人類可以策展
  • 軟實力將成為最強硬的貨幣
  • 斯蒂芬.奧爾斯托Stephen Aarstol
  • 縮短工時不代表偷懶或少做
  • 問自己什麼是最重要的
  • 重新建立於高層次閒暇上的文化
  • 彼得.阿登尼(錢鬍子先生)Pete Adeney(a.k.a Mr.Money Mustache)
  • 從工作中解脫不代表結束工作
  • 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
  • 工作和玩樂都是生活
  • 小室淑惠&新井沙羅Yoshie Komuro and Sarah Ara
  • 找到生活最好的模樣
  • 傾聽內心的聲音
  • 建立你的休息態度
  • 參考文獻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