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模仿欲望:從人性深處理解商業、政治、經濟、社會現象,還有你自己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25851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社會科學界的新達爾文 吉拉爾 思想入門作品
傳奇創投家、《從0到1》作者彼得‧提爾投資決策的判斷核心

★《金融時報》選書
★《致富心態》作者 豪瑟:本書改變我對「思考」的思考
★ 華頓商學院教授、《給予》作者格蘭特:讓你重新思考自己的動機
★《大停滯》作者 柯文:本書值得每一個人一讀

模仿,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
是經濟、政治和人際互動中 最可能激發創新,也最可能導致衝突的力量
認清欲望的本質 就有機會創造如飛輪效應的正向循環

◎你想要的,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法國博學大師勒內‧吉拉爾(René Girard)認為,人類無法單獨依靠自我意志去渴望任何東西,而我們想要的任何東西,包括穿衣、吃飯、夢想、身分、地位等,都是出自模仿別人的欲望。本書即在詮釋吉拉爾的思想,說明模仿欲望如何形塑個人和社會。

◎慎選你的榜樣——因為它會操縱你的選擇、綁架你的人生
彼得‧提爾憑什麼一眼看出臉書的投資潛力?他說:「我賭的是模仿。」他看出臉書是模仿欲望與榜樣的平台:在那裡,人們不但可以看到其他人擁有什麼、想要什麼,還可以尋找、追蹤榜樣,這些都讓臉書具備強大的成癮動能。他的五十萬美元賭注最終為他帶來超過十億美元的收益。

◎明智選擇你的敵人!因為你會變得像他一樣
當世界的連結愈來愈緊密,為什麼又進而變得愈來愈分裂?人如果沒有為自己的欲望找到正向的出口,就會走向破壞的出口。人不會因為想要不同的東西而爭鬥,人之所以爭鬥是因為模仿欲望使他們想要同樣的東西。同理,恐怖主義和階級衝突在本質上正是由模仿欲望驅動的敵對競爭。

◎擺脫敵對競爭的毀滅循環,創造正向改變
我們無法擺脫模仿欲望,但是我們可以鍛鍊「反模仿」能力,以抵抗模仿欲望的破壞力。本書提供十五項策略,讓我們可以像管理身體健康一樣管理模仿欲望,啟動模仿欲望的創造性循環,讓模仿欲望成為正向改變的實現之道。

模仿欲望——
塑造人類行為最深層的力量
貫穿經典故事最亙遠的主題

閱讀本書,理解欲望的本質與影響
讓你的每個選擇都開創真正的價值

◎重要推薦◎

「模仿欲望究竟是什麼?它為什麼如此重要?本書值得每一個人一讀。」
——紐時暢銷書《大停滯》作者 泰勒.柯文(Tyler Cowen)

「每個人都想要相信自己可以獨立思考,但我們都是模仿的生物。本書改變我對於思考的思考。」
——《致富心態》作者 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

「本書大膽闡述,我們的許多目標都只是反映我們認為別人想要的事物。本書會讓你在數月、甚至多年後重新思考你自己的動機。」
——華頓商學院教授、《給予》作者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

「本書是目前介紹吉拉爾思想最清楚、最容易入門的作品。」
——《從0到1》傳奇創業家、投資人 彼得.提爾(Peter Thiel)
  • 給讀者的話
  • 序幕:意外的解脫
  • 概論:社會重力
  • 第一部 模仿欲望的力量
    • 第1章 隱藏的榜樣:浪漫的謊言,嬰兒的真相
      • 策略1——指名你的榜樣
    • 第2章 扭曲的現實:我們全都再次成為新鮮人
      • 策略2——找尋經得起模仿的智慧來源
      • 策略3——與不健康的榜樣劃清界線
    • 第3章 社群傳染:欲望的循環
      • 策略4——以模仿驅動創新
      • 策略5——開啟正向的欲望飛輪
      • 策略6——建立並傳達清楚的價值層級
    • 第4章 無中生有的怪罪:被低估的社會發明
      • 策略7——以反模仿的方式達成判斷
  • 第二部 欲望的轉化
    • 第5章 反模仿:餵養人,而非系統
      • 策略8——畫出你的欲望系統地圖
      • 策略9——測試欲望
    • 第6章 擾動的同理心:突破淺薄欲望
      • 策略10——分享深刻滿足感的行動故事
    • 第7章 超凡領導力:卓越領導者如何激勵和塑造欲望
      • 策略11——加快真相傳遞的速度
      • 策略12——投注於深沉的寂靜
    • 第8章 模仿的未來:明天我們想要什麼?
      • 策略13——尋找對立面的共存
      • 策略14——練習冥想型思維
      • 策略15——彷彿你對別人想要的事物有責任般活著
  • 後記
  • 致謝
  • 附錄A:名詞解釋
  • 附錄B:模仿理論參考書單
  • 附錄C:動機主題
  • 各章注釋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