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文筆要生動,多用「形容詞」,竅門是:難易相成,長短相形。
◎數詞的用法是藝術,既精準、也籠統。木蘭詩裡「軍書十二卷」。真的十二卷?
◎寫作文,不能老是「他、他、他」,改用彼、伊,公文則用渠,既多變也慎重。
◎有些話不能講白,一點「意象」才有意境。像是,紅豆表相思,楊柳是離愁。
本書由創立超過10年,專門提升國學素養的段張取藝出版社主編,
圖文搭配,加上重點字解說,從例句、翻譯到應用,
讓文言文不再像外星文一樣難懂,
讀完後你馬上能引經據典,言之有物、談吐得宜,
更是領略文學之美、提升素養的最快方法。
◎有了形容詞,筆下人物更生動
形容詞,用來修飾不同形狀、性質、狀態、顏色等的人或事物。
有趣的是,同樣一個字(形容詞),卻有多種意思,例如:
白,「雄雞一聲天下白」的白是啥意思?「拍案浮一大白」,白能怎麼浮?
惡,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壞親戚還是好朋友?會讓你作數日「惡」?
微,形容微小,也可以說從基層做起,例如「大王起細微」。那微管仲呢?
◎數詞、量詞、代名詞,溝通無障礙
表示數目的詞,叫數詞;表示單位,就是量詞;代名詞就是你、我、他;
能混合運用,是你言之有物的關鍵。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到底有幾個星星、下多少雨呢?
「雖千萬人吾往矣」;真的數過、高達千萬人嗎?
量詞也有不同用法,用錯了就會鬧笑話。
布要用「匹」、高要用「尺」、米可以用「斗」,
頭髮呢?你聽過白髮三千「丈」吧。
本書共兩冊,一共收錄143個常用字詞,639句古文翻譯,
文末還有文言文用法的實地測驗。
想讓人拍案叫絕,你得善用形容詞,
希望語不驚人誓不休?你要熟用數詞量詞代名詞,
妙筆生花的竅門,就在這一本。
◎數詞的用法是藝術,既精準、也籠統。木蘭詩裡「軍書十二卷」。真的十二卷?
◎寫作文,不能老是「他、他、他」,改用彼、伊,公文則用渠,既多變也慎重。
◎有些話不能講白,一點「意象」才有意境。像是,紅豆表相思,楊柳是離愁。
本書由創立超過10年,專門提升國學素養的段張取藝出版社主編,
圖文搭配,加上重點字解說,從例句、翻譯到應用,
讓文言文不再像外星文一樣難懂,
讀完後你馬上能引經據典,言之有物、談吐得宜,
更是領略文學之美、提升素養的最快方法。
◎有了形容詞,筆下人物更生動
形容詞,用來修飾不同形狀、性質、狀態、顏色等的人或事物。
有趣的是,同樣一個字(形容詞),卻有多種意思,例如:
白,「雄雞一聲天下白」的白是啥意思?「拍案浮一大白」,白能怎麼浮?
惡,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壞親戚還是好朋友?會讓你作數日「惡」?
微,形容微小,也可以說從基層做起,例如「大王起細微」。那微管仲呢?
◎數詞、量詞、代名詞,溝通無障礙
表示數目的詞,叫數詞;表示單位,就是量詞;代名詞就是你、我、他;
能混合運用,是你言之有物的關鍵。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到底有幾個星星、下多少雨呢?
「雖千萬人吾往矣」;真的數過、高達千萬人嗎?
量詞也有不同用法,用錯了就會鬧笑話。
布要用「匹」、高要用「尺」、米可以用「斗」,
頭髮呢?你聽過白髮三千「丈」吧。
本書共兩冊,一共收錄143個常用字詞,639句古文翻譯,
文末還有文言文用法的實地測驗。
想讓人拍案叫絕,你得善用形容詞,
希望語不驚人誓不休?你要熟用數詞量詞代名詞,
妙筆生花的竅門,就在這一本。
- 推薦序 懂一點國學常識,讓自己行文時增加韻味,也使生活增添趣味/敏鎬
-
第四章 有了形容詞,筆下人物更生動
-
薄,形容小,也象徵貧瘠
-
厚,薄的反義詞,有濃烈的意思
-
高,多半指身高、年紀還有地位
-
肥,除了胖、豐沃,古代真有人姓肥
-
惡,就是所有不美好的事
-
近,形容距離,也說人平庸
-
窮,不只是貧窮
-
虛,是虛心求教,還是身體很虛弱?
-
沉,就是重
-
長,短的相對
-
白,不只形容顏色
-
鄙,充滿歧視的字眼
-
微,不顯眼的意思
-
強,有力或是不有力(勉強)
-
幽,安靜或是不光明
-
甘,甘甜甘甜,卻不只有甜
-
苦,沒有別的意思,就是苦
-
老,沒有人喜歡被這個字形容
-
清,就是乾淨
-
閒,清閒清閒
-
諡號,就是古人的歷史定位
-
話講白就沒意思了,你需要「意象」
-
-
第五章 數詞、量詞、代名詞,溝通無障礙
-
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
-
表不確定數目時,用概數
-
數詞會縮小,也會變大
-
古人用哪些文字排先後順序
-
數詞也會做加法,有,就是相加
-
長度、重量、容量單位,通通稱為量詞
-
數詞和量詞成對出現,成為數量詞
-
跬、舍、鍾,融為一體的數量詞
-
你、我、他,溝通少不了代詞
-
古人這樣謙稱自己
-
帝王諸侯的自稱
-
「你」還可以怎麼說?
-
彼、伊、渠,都是他
-
古今度量衡有差異,8 尺到底多高?
-
朱門指有錢人家,平民百姓呢?
-
-
第六章 之乎者也,這些字就是虛詞
-
之,助詞、代詞、連詞意思都不同
-
而,來、如果、但是的意思
-
乃,有七種解釋
-
其,推測、反問
-
於,後面最常接「是」
-
乎,表推測、感嘆
-
以,一個字有八種說法
-
者,除了指人,還有其他解釋
-
也,常常不用翻譯
-
為,成為、如果、因為之意
-
文言文一文到底,要怎麼斷句?
-
-
附錄 文言文用法實力考驗
-
參考答案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