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中醫(基礎篇)

出版日期
2021/03/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69467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沒有學不會的中醫,只有講不清的中醫。不是中醫多麼深奧難懂,而是表達得還不夠通透。本書內容嚴謹科學,表達通俗易懂,形式活潑新穎,化繁為簡,為初學者打開了一扇通向中醫之門。
本書採用圖解的形式,在簡要介紹中醫發展的基本脈絡和成就之後,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中醫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等重要理論的內容和具體運用,為喜愛中醫、想探究中醫奧妙的你,開啟了輕鬆學中醫、快樂學國學的愉悅之旅。
  • 讓中醫與我們更親近
    • 甚麼是中醫學
    • 中醫的整體觀
    • 中醫的歷史演進
    • 中醫經典之作
      • 中醫奠基之作──《黃帝內經》
      • 外感巨著──《傷寒論》
      • 方書之祖──《金匱要略》
      • 傳染病圭臬──《溫病條辨》
      • 中醫理論名著──《難經》
      • 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
    • 五個主要學說
    • 七個主要學派
      • 傷寒學派
      • 寒涼學派
      • 補土學派
      • 攻邪學派
      • 滋陰學派
      • 溫補學派
      • 溫病學派
    • 中醫的別稱
      • 岐黃
      • 杏林
      • 懸壺
    • 十大名醫之祖
      • 黃帝 扁鵲 華佗 張仲景 葛洪
      • 孫思邈 錢乙 宋慈 李時珍 吳謙
  • 陰陽學說
    • 陰陽的屬性
    • 中醫的陰與陽
    • 陰陽關係
      • 對立
      • 動態平衡
      • 依存
    • 陰陽失調
      • 六種主要類型
      • 陰盛
      • 陽盛
      • 陰盛格陽
      • 陽盛格陰
      • 亡陰
      • 亡陽
    • 陰陽學說的應用
      • 陰證
      • 陽證
  • 五行學說
    • 五行
    • 五行的特性
    • 五行關係
      • 相生
      • 相剋
      • 相乘
      • 相侮
    • 五行與五臟
    • 五行與五臟的相似之處
    • 五臟的相生
    • 五臟的相剋
  • 藏象學說
    • 藏與象
      • 五臟六腑
      • 三焦
    • 五臟的特性與功能
      • 肝功能失調
      • 肝病的症狀
      • 心功能失調
      • 心病的症狀
      • 脾功能失調
      • 脾病的症狀
      • 肺功能失調
      • 肺病的症狀
      • 腎功能失調
      • 腎病的症狀
      • 五臟的功能聯繫
    • 六腑的特性與功能
      • 特性與功能
      • 六腑疾病的症狀1
      • 六腑疾病的症狀2
      • 六腑功能示意圖
    • 氣、 血、 津液
      • 氣的生成
      • 氣的類別
      • 津液
      • 氣、血、津液的關係
  • 病因學說
    • 致病因素
    • 六淫
      • 風、寒、暑、濕、燥、火
      • 風邪
      • 寒邪
      • 暑邪
      • 濕邪
      • 燥邪
      • 火邪
    • 七情
      • 喜、怒、憂、思、悲、恐、驚
      • 喜、怒
      • 憂、思
      • 悲、恐、驚
    • 其他因素
      • 飲食致病
      • 勞逸過度致病
      • 外傷致病──金刃、跌打致傷
      • 外傷致病──毒蟲螫傷
      • 外傷致病──毒蛇咬傷
      • 外傷致病──狂犬咬傷
      • 痰飲
      • 痰飲致病
      • 瘀血
  • 病機學說
    • 病機學說的主要內容
    • 正與邪的傳變
      • 實證
      • 實證的症狀
      • 虛證
      • 虛證的症狀
    • 虛與實的傳變
      • 因實致虛
      • 因虛致實
      • 虛實夾雜
      • 真虛假實
      • 真實假虛
    • 陰陽失調
    • 氣血失調
      • 氣失調
      • 氣失調──氣虛
      • 氣失調──氣虛的症狀
      • 氣失調──氣滯
      • 氣失調──氣滯的症狀
      • 氣失調──氣逆
      • 氣失調──氣逆的症狀
      • 氣失調──氣陷
      • 氣失調──氣陷的症狀
      • 氣失調──氣閉
      • 氣失調──氣閉的症狀
      • 氣失調──氣脫
      • 氣失調──氣脫的原因
      • 氣失調──氣脫的症狀
      • 血失調
      • 血失調──血虛1
      • 血失調──血虛2
      • 血失調──血虛的症狀
      • 血失調──血瘀
      • 血失調──血瘀的症狀
      • 血失調──血熱
      • 血失調──血熱的症狀
    • 津液代謝失常
      • 津液虧虛
      • 津液虧虛──傷津
      • 津液虧虛──傷陰
      • 津液輸佈障礙
      • 津液輸佈障礙的症狀
    • 內生五邪
      • 風、寒、濕、燥、火
      • 內風(風氣內動)
      • 內風──熱極生風
      • 內風──肝陽化風
      • 內風──陰虛風動
      • 內風──血虛生風
      • 內寒(寒從中生)
      • 內寒──內寒的症狀
      • 內濕(濕濁內生)
      • 內濕──內濕的症狀
      • 內燥(津傷化燥)
      • 內燥──內燥的症狀
      • 內火(火熱內生)
      • 內火──陽氣過盛化火
      • 內火──邪鬱化火
      • 內火──陰虛火旺
      • 內火──陰虛火旺症狀
  • 後記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