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比較分析我國與美國生技製藥產業之分工與研發合作型態之差異,並經由專利資料之專利類別、分類,探討我國生技製藥產業專注利用(exploitation)之創新途徑下,企業之吸收能量、技術多元性、技術範疇等量化指標對研發合作及企業創新績效之影響。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執行摘要
-
第一章 緒論
-
1.1 交易成本、資源互補、組織學習與跨企業合作
-
1.2 網絡與企業之組織學習
-
-
第二章 研發合作形成之影響因素分析
-
2.1 技術距離對研發合作形成之影響
-
2.1.1 我國生技製藥產業之產官學分工型態
-
2.1.2 關注利用之研發分工、交易成本與合作障礙
-
-
2.2 技術距離與研發合作形成
-
2.2.1 技術鄰近性(technological proximity)與知識外溢
-
2.2.2 吸收能量之來源:自我研發與研發合作
-
2.2.3 認知距離(技術距離)與吸收能量之關係
-
-
2.3 研發合作網絡與激進/漸進創新途徑
-
2.3.1 研發分工與激進創新
-
2.3.2 研發組織分工與跨組織網絡、研究聯盟之角色
-
-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我國生技製藥公司之合作網絡資料收集與變數測量
-
3.1.1 技術距離與技術範疇之測量
-
3.1.2 技術多元性、吸收能量與產業別
-
-
3.2 統計分析方法
-
3.2.1 相關性分析
-
3.2.2 羅吉斯迴歸(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與比較
-
3.2.3 迴歸分析與中介分析(Mediation analysis)
-
3.2.4 ROC曲線分析
-
-
-
第四章 量化分析結果
-
4.1 研發合作形成之影響因素分析
-
4.1.1 相關性分析
-
4.1.2 單一自變數檢定模式配適度
-
4.1.3 技術距離、技術多元性與研發合作關係及其干擾變數之分析結果
-
4.1.4 影響遞減之干擾變數分析與模型配適度分析
-
-
4.2 企業績效影響因素之量化分析
-
4.2.1 相關變數之資料收集與測量
-
4.2.2 企業績效影響因素之量化分析結果
-
4.2.3 模型配適度分析:逐步(stepwise)迴歸選取模式
-
4.2.4 技術多元性對企業規模與企業績效之中介(mediation)效果:完全中介
-
4.2.5 不同時期之網絡型態
-
4.2.6 目標生技製藥廠商與學研合作
-
-
4.3 強化我國生技製藥領域跨機構網絡建立之政策方向
-
4.3.1 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之政策缺口
-
4.3.2 技術處科專計畫之生醫研發計畫政策改良方向
-
-
- 第五章 結論
- 參考文獻
- 作者簡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