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是為IBDP認識論(TOK)課程編寫的教材,旨在探究知識的本質特徵,理解不同知識領域之間的區別與聯繫,通過探究知識的來源和認識者獲取知識的過程,幫助學習者打通各個學科的邊界,實現跨學科的理解。
- 使用说明
- 序言
-
CHAPTER 1 核心主题:知识与认识者
-
1 导论
-
2 认识者
-
2.1 个体认识者和认识者群体
-
2.2 知识与社会
-
-
3 知识的基础
-
3.1 知识的分类
-
3.2 知识的定义
-
3.3 知识与怀疑
-
3.4 知识的价值
-
-
4 知识问题和知识框架
-
4.1 知识问题
-
4.2 知识框架
-
-
5 结语
-
-
CHAPTER 2 选修主题
-
01 知识和技术
-
1 导论
-
2 范围:技术是什么?
-
3 观点与视角
-
4 方法与工具
-
5 技术与伦理
-
6 与核心主题的联系
-
7 结语
-
-
02 知识和语言
-
1 导论
-
2 范围:语言是什么?
-
3 观点与视角
-
4 方法与工具
-
5 语言与伦理
-
6 与核心主题的联系
-
7 结语
-
-
03 知识和政治
-
1 导论
-
2 范围:政治是什么?
-
3 观点与视角
-
4 方法与工具
-
5 政治与伦理
-
6 与核心主题的联系
-
7 结语
-
-
04 知识和宗教
-
1 导论
-
2 范围:宗教是什么?
-
3 观点与视角
-
4 方法与工具:宗教知识的获得
-
5 宗教与伦理
-
6 与核心主题的联系
-
7 结语
-
-
05 知识和土著社会
-
1 导论
-
2 范围:土著知识是什么?
-
3 观点与视角
-
4 方法与工具:经验归纳与民族志调查
-
5 土著知识与伦理
-
6 与核心主题的联系:如何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
7 结语
-
-
-
CHAPTER 3 知识领域
-
01 历史
-
1 导论
-
2 范围:历史是什么?
-
3 观点与视角: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训
-
4 方法与工具:史料来源与证据判断
-
5 历史与伦理
-
6 与核心主题的联系:如何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
7 结语
-
-
02 自然科学
-
1 导论
-
2 范围:自然科学是什么?
-
3 观点与视角
-
4 方法与工具
-
5 自然科学与伦理
-
6 与核心主题的联系
-
7 结语
-
-
03 人文科学
-
1 导论
-
2 范围:人文科学是什么?
-
3 观点与视角
-
4 方法与工具
-
5 人文科学与伦理
-
6 与核心主题的联系
-
7 结语
-
-
04 艺术
-
1 导论
-
2 范围:艺术是什么?
-
3 观点与视角:四种艺术评价角度
-
4 方法与工具
-
5 艺术与伦理
-
6 与核心主题的联系
-
7 结语
-
-
05 数学
-
1 导论
-
2 范围:数学是什么?
-
3 观点与视角:数学的抽象性
-
4 方法与工具
-
5 数学与伦理
-
6 与核心主题的联系:认识者与数学学习
-
7 结语
-
-
-
CHAPTER 4 认识论课程的评估
-
1 导论:评估方式概述
-
2 认识论学习成果展
-
2.1 评估标准
-
2.2 校内评估提示题
-
2.3 物件的选择
-
2.4 计划学习成果展
-
2.5 举办学习成果展
-
-
3 认识论命题论文
-
3.1 评估标准
-
3.2 对题目的解构、分析与选择
-
3.3 认识论论文结构
-
3.4 学术诚信基本要求
-
3.5 认识论论文检查清单
-
3.6 论文开题讨论会
-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