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石里克是本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流派維也納學派的創始人,及精神領袖。本書系統而全面地介紹石里克對於哲學本性問題的觀點、論述石氏對康德先天知識觀的批判,強調形式和內容、認識和體驗的雙重區分,巧妙地解釋了自然科學、精神科學與世界觀的構建之間複雜而微妙的關係,是對石氏思想最翔實介紹的哲學書籍。 作者簡介: 一九六五年出生。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任職於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曾在《哲學研究》,《北大學報》、《自然辯證法通訊》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著有《哲學:作為體驗和職業──維特根斯坦哲學的一種可能的解釋》。
- 「世界哲學家叢書」總序
- 自 序
-
第一章 導論
-
一、生平、著作及思想發展
-
二、石里克哲學的思想背景及其淵源
-
-
第二章 哲學的任務和方法
-
一、最初的嘗試:「哲學就是關於性質的理論」
-
二、復歸傳統
-
三、新的規定:「哲學就是意義的探究」
-
-
第三章 知識的分析
-
一、認識的本質
-
(一)日常生活中的認識
-
(二)科學中的認識
-
(三)表象和概念:日常生活中的認識和科學中的認識的區別
-
(四)認識和判斷
-
(五)認識和表達
-
(六)認識和理會
-
-
二、真理的本質
-
(一)諸真理觀批判
-
(二)真理的本質:「真在於單義的配置」
-
(三)真理的標準
-
(四)後期真理觀:「真在於結構之符合」
-
-
三、知識的有效性問題:對康德的先天知識觀的批判
-
(一)歷史的回顧
-
(二)石里克對康德的先天知識觀的批判:不存在先天綜合知識
-
(三)論歸納的知識
-
-
四、知識的基礎問題
-
(一)笛卡爾的基礎觀:「我思,故我在」
-
(二)卡爾納普和紐拉特的基礎觀:記錄命題
-
(三)石里克的基礎觀:斷定
-
-
五、知識的限度問題:不可知論批判
-
-
第四章 形而上學的拒斥
-
一、前期觀點
-
(一)實在問題:何物存在?
-
(二)心物關係問題:存在的本性為何?
-
-
二、後期觀點
-
(一)實在問題
-
(二)存在的本性問題
-
-
三、自然科學、精神科學和世界觀的構建
-
-
第五章 自然哲學
-
一、物質
-
(一)機械原子論
-
(二)動力原子論
-
(三)連續論
-
(四)唯能論
-
(五)電原子論
-
(六)物質概念之消解
-
-
二、自然律
-
三、因果原則
-
-
第六章 倫理學
-
一、倫理學的對象和任務
-
(一)倫理學的對象──善的初步規定
-
(二)作為規範科學的倫理學
-
(三)倫理學的任務:道德行為的因果解釋
-
-
二、人類行動的因果解釋
-
(一)行動
-
(二)動機形成律
-
(三)動機形成律的證明
-
-
三、關於善(道德)的進一步規定
-
(一)論斷A的論證
-
(二)論斷B的論證
-
-
四、人類道德行動的因果解釋
-
附論:意志自由問題
-
- 第七章 人生意義論
- 結語 石里克哲學的影響及其歷史意義
- 石里克年表
- 參考書目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