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素養導向之國小數學領域教材教法:量與實測

出版日期
2021/09/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17011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我國歷年來國民小學的數學課綱之「數與量」占有課程內容約有過半的比率,數與量可分成「數與計算」和「量與實測」兩大部分,其中「量與實測」包含長度、重量、面積、體積、容量、角度、時間等七種量。教育部(2018)頒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數學領域綱要中,指出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此外,數學課程發展以核心素養為主軸,學習表現則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重視認知(求知、應用、推理)、情意態度(賞識)與生活應用的學習展現。量與實測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本書根據十二年國教數學領域課綱中對於數學素養的界定,希冀能具體闡述有感的「量與實測」的教材教法。
量的學習宜從學生為中心進行認識探索開始,了解量與本身和工具的關係,進而會利用工具實測和解題計算。所以本書各章就其所探討量的概念與教學,依序編排了數節如下:第一節「量的性質和學習」,說明該量的特性和認識。第二節「量的認知發展」,從學生的角色探討學習者如何獲得量的屬性覺知和認知,進而說明學生可能存在的迷思概念或錯誤概念。第三節「量的概念發展與教材安排」,從學生的感官的本體覺開始形成量的概念,說明活動層次和活動類型。活動層次可分成感官層次(透過感官知覺來認識量)、關係層次(透過觀察和比較等活動,了解量的改變和感官知覺的關係,以及量的改變和工具刻度變化之關聯)和結構層次(了解測量工具的刻度結構和測量單位的關係);活動類型則依據各種量的特殊性,可大約分成體驗活動、比較活動和測量活動等類型;由於量感的發展非常重要,本書也針對各種量的特性,臚列出可具體提升學生量感的活動。第四節「量的學習活動與設計理念」。本書在每章的最後一節,提供兩則教學活動設計示例,讓讀者根據該章所闡述的內容,了解如何具體反應在有感的「量與實測」教學活動。
  • 第一章 長度的概念與教學/袁媛
    • 第一節 長度的性質與學習
    • 第二節 長度的認知發展
    • 第三節 長度概念的發展與教材安排
    • 第四節 長度學習活動示例與設計理念
  • 第二章 時間的概念與教學/林原宏
    • 第一節 時間的性質與學習
    • 第二節 時間的認知發展
    • 第三節 時間概念的發展與教材安排
    • 第四節 時間學習活動示例與設計理念
  • 第三章 面積的概念與教學/林原宏
    • 第一節 面積的性質與學習
    • 第二節 面積的認知發展
    • 第三節 面積概念的發展與教材安排
    • 第四節 面積學習活動示例與設計理念
  • 第四章 重量的概念與教學/游自達
    • 第一節 重量的性質與學習
    • 第二節 重量的認知發展
    • 第三節 重量概念的發展與教材安排
    • 第四節 重量學習活動示例與設計理念
  • 第五章 容量的概念與教學/游自達
    • 第一節 容量的性質與學習
    • 第二節 容量的認知發展
    • 第三節 容量概念的發展與教材安排
    • 第四節 容量學習活動示例與設計理念
  • 第六章 體積的概念與教學/游自達
    • 第一節 體積的性質與學習
    • 第二節 體積的認知發展
    • 第三節 體積概念的發展與教材安排
    • 第四節 體積學習活動示例與設計理念
  • 第七章 角的概念與教學/林原宏
    • 第一節 角與角度的性質與學習
    • 第二節 角的認知發展
    • 第三節 角概念的發展與教材安排
    • 第四節 角學習活動示例與設計理念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