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家族治療

出版日期
2021/08/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22931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家族治療是諮商師必須要了解的生態脈絡的一環,在華人社會尤其重要,年齡越小者受到家庭與環境影響越大,諮商師在了解當事人議題、尋思處置之方時,當然不可只針對個案或當事人來看、或視其為當事人個人之問題,有時從其周遭重要他人、家庭等脈絡入手,更可能抓住問題關鍵、做有效處置。本書介紹主要的家庭理論觀點,其次以家庭治療的實務做介紹,輔以若干案例說明,希望本書可以成為讀者認識家庭治療的入門書。
  • 自序
  • Part 1 家族治療的起源與重要貢獻人物
    • 單元1 家族治療的起源
    • 單元2 影響家族治療起源的重要人物:Gregory Bateson的貢獻(一)
    • 單元2 影響家族治療起源的重要人物:Gregory Bateson的貢獻(二)
    • 單元3 溝通治療
    • 單元4 Murray Bowen的家庭系統治療
    • 單元5 Nathan Ackerman與其他人物
    • 單元6 家族治療的修正與發展
    • 單元7 家庭發展
    • 單元8 為何使用家族治療(一)
    • 單元8 為何使用家族治療(二)
  • Part 2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
    • 單元9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概述
    • 單元10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家庭發展階段與性別
    • 單元11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位階與權力關係
    • 單元12 影響家族治療的因素:倫理位階、信仰與宗教、家規或價值觀
    • 單元13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
    • 單元14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單親家庭(一)
    • 單元14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單親家庭(二)
    • 單元15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繼親家庭(一)
    • 單元15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繼親家庭(二)
    • 單元16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家庭經歷創傷或失落
    • 單元17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家中有心理疾患者
    • 單元18 不同家庭形式與挑戰:同性家庭
    • 單元19 優勢家庭與成功父母(一)
    • 單元19 優勢家庭與成功父母(二)
    • 單元19 優勢家庭與成功父母(三)
    • 單元19 優勢家庭與成功父母(四)
    • 單元20 家庭治療與個諮、團諮之區別
    • 單元21 家庭治療看問題的角度(一)
    • 單元21 家庭治療看問題的角度(二)
  • Part 3 家族治療理論
    • 單元22 家族治療理論:精神分析與Bowen學派
    • 單元23 精神分析取向家庭治療學派(一)
    • 單元23 精神分析取向家庭治療學派(二)
    • 單元23 精神分析取向家庭治療學派(三)
    •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一)
    •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二)
    •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三)
    •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四)
    • 單元24 Bowen學派的家族治療(五)
    • 單元25 體驗家庭治療
    •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一)
    •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二)
    •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三)
    •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四)
    • 單元26 Viginia Satir的「人本確認歷程模式」(五)
    • 單元27 Carl Whitaker的「象徵體驗模式」
    • 單元28 體驗家族治療過程與技巧
    •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一)
    •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二)
    •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三)
    •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四)
    •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五)
    •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六)
    • 單元29 結構家族治療(七)
    •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一)
    •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二)
    •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三)
    •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四)
    •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五)
    •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六)
    • 單元30 策略家族治療(七)
    • 單元31 後現代家族治療
    • 單元32 後現代家族治療—敘事家族治療(一)
    • 單元32 後現代家族治療—敘事家族治療(二)
    • 單元32 後現代家族治療—敘事家族治療(三)
    • 單元33 後現代家族治療—焦點解決家族治療(一)
    • 單元33 後現代家族治療—焦點解決家族治療(二)
    • 單元34 後現代家族治療—女性主義家族治療(一)
    • 單元34 後現代家族治療—女性主義家族治療(二)
    • 單元35 家族治療的貢獻與評價
  • Part 4 家庭治療專業倫理
    • 單元36 家庭治療專業倫理(一)
    • 單元36 家庭治療專業倫理(二)
    • 單元36 家庭治療專業倫理(三)
  • Part 5 如何進行家族治療
    • 單元37 如何進行家族治療
    • 單元38 進行家族治療的階段與任務
    • 單元39 第一次晤談(一)
    • 單元39 第一次晤談(二)
    • 單元39 第一次晤談(三)
    • 單元39 第一次晤談(四)
  • Part 6 家庭治療技術
    •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一)
    •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二)
    •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三)
    •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四)
    •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五)
    •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一般技巧與特殊技巧
    •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特殊技巧(一)
    •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特殊技巧(二)
    •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特殊技巧(三)
    • 單元40 家庭治療技術:特殊技巧(四)
  • Part 7 案例分析與家庭治療注意事項
    • 單元41 伴侶治療注意事項
    • 單元42 案例分析與介入處理(一)
    • 單元42 案例分析與介入處理(二)
    • 單元42 案例分析與介入處理(三)
  • Part 8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
    • 單元43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一)
    • 單元43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二)
    • 單元43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三)
    • 單元44 新手治療師注意事項(一)
    • 單元44 新手治療師注意事項(二)
    • 單元45 治療師的自我議題與照顧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