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主體實踐婚姻/家庭治療:在關係和脈絡中共構主體性

出版日期
200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19114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是為想要成為家庭/婚姻治療師的人所寫的。基於十多年來的心得,我們所提出的主體實踐治療理念乃整合個人內在心理、家庭人際關係及社會情境脈絡等三方面的知識,同時也超越了現代和後現代主義的理念對峙,認為要促成個案家庭有意義的改變,可以從個人、關係和脈絡等三方面著手,但經由主體覺察與反思而做的改變是最踏實的一種。主體實踐治療理念認為婚姻及家庭是個人成長的最佳場所,更有意識地經營這些關係是現代人必修的課題,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不二法門;治療則是幫助個人及關係成長當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人造環境。治療師的養成是我們所關切的,我們希望治療者能學會運用自我,並依據關係發展及賦權使能的原則在治療裡及生活中實踐。
  • 開場
  • 1 主體實踐治療概說
    • 全貌
    • 主體實踐治療之圖示
    • 我們對主體的界定
    • 知情意行關係脈絡
    • 知情意行的成熟轉化
    • 主體實踐取向的「病理」
    • 要如何促成主體實踐的狀態
    • 建構成長性關係所需的能力
  • 2 主體實踐治療的基本概念
    • 治療
    • 個體、群體與主體
    • 脈絡
    • 密切關係的特徵
    • 實踐
    • 權力
    • 主體的成長轉化
    • 治療中主客體間的現象
    • 治療者在「看」家庭時發生了些什麼?
    • 密切關係中的兩主體之間
    • 改變
    • 症狀
    • 層次
    • 面向
    • 歷程
    • 方向
    • 階層
    • 觀點的抽屜
    • 非此即彼和兼容並蓄
  • 3 家庭治療歷程階段技術
    • 前言
    • 使家庭參與
    • 認出問題
    • 促成改變
    • 結束治療
  • 4 實務層面的理念
    • 治療理論為一開放系統
    • 對其他治療取向的看法
    • 治療系統
    • 治療者觀點的治療目標
    • 治療歷程
    • 準備案家進入家庭治療
    • 達成目標與獲取案家合作
    • 治療者與案家間權階關係的變化
    • 操控力
    • 治療中培植個案的主體性
    • 介入處遇
    • 蒐集資料
    • 要知道多少資料才開始介入處遇?
    • 加入及進入案家
    • 進入家庭要看什麼?
    • 矯治、拓展與蛻變
    • 改變的階段
    • 對症狀看法的演變
    • 單方還是雙/多方決定?
    • 在個案允諾改變之後
    • 面對病態
  • 5 治療者的運用自我
    • 前言
    • 治療者的基本態度
    • 治療者的努力
    • 治療者的圖
    • 治療者的主動選擇
    • 治療者對問題的「心像」
    • 治療者常用的意象
    • 家庭治療者介入處遇的基本互動圖式
  • 6 賦權使能的案例與歷程
    • 案例
    • 歷程
    • 開拓「知情意行及關係」各面向的「空間」
    • 達成治療階段任務的歷程
    • 個案的能力得以產生的原因
  • 7 主禮實踐在婚姻治療的運用:超越結構限制的自我反思與實踐
    • 前言
    • 存在於婚姻生活脈絡中的結構限制
    • 結構限制來源與婚姻困境
  • 8 突破結構限制的自我反思與實踐-以丈夫外遇衝擊下心理創傷妻子的婚姻治療為例
    • 丈夫外遇妻子的心理創傷
    • 突破結構限制與個人自我
    • 妻子的復原歷程與婚姻治療技術
    • 結語
  • 9 衝突與暴力下的成長契機-結構限制下的自我轉化與生活勝任
    • 前言
    • 家暴於家庭治療的理論檢視
    • 突破限制與促進勝任的家庭治療實施
  • 10 關係的發展
    • 前言
    • 階層與成長模式
    • Wynne的關係系統的漸成模式
    • 成長關係
    • 三種關係的描述
    • 關係發展失敗的情況與特徵
    • 邁向成長關係所需的基本能力和三個軸向
    • 結語
  • 11 家庭治療中的詢問
    • 詢問
    • 問句的形式
    • 詢問的原則
    • 詢問的技術
    • 結語
  • 12 相關的理念
    • 前言
    • 治療相關哲學概論
    • 實在
    • 發展關注的焦點
    • 認知發展的階段
    • 分化
    • 創造雙贏
    • 區分困難和問題
    • 一致的教養態度
    • 阻抗之死
    • 成人依附形態:關於親近/疏離鬥爭的一些思考
  • 13 相關技術
    • 重新框架
    • 促成互動、使上演
    • 形成治療目標
    • 「加入」的例子
    • 形成具體可行的切入改變點
    • 找回掌控權
    • 治療中的人稱代名詞
    • 過早揭露
    • 衝突的處置
    • 肉搏戰
    • 處理互動模式之練習
    • 選擇性介入的例子
    • 以整體意識來看「分裂」現象
    • 這條路?那條路?
    • 由誰提供或產生方法?
    • 跳開
    • 作業生效
    • 同化(induction)
    • 用家庭治療的內功來運用空椅
    • 賦權使能的巧門
    • 治療者應用反轉移的感受來走出困局
    • 投降的策略運用
  • 14 案例
    • 夫妻協商親職
    • 建構個案的情感的客體恆久性:家庭治療的策略
    • 身體症狀在家庭系統中的功能:家庭治療的處遇
    • 仙人掌
    • 沉默的兒子
    • 易怒的兒子
    • 缺乏煞車裝置的孩子
    • 勒索
    • 張網
    • 環境愈改善但卻愈悲慘的人
    • 賦權使能的實例
  • 附錄 你需要家庭治療嗎?
    • 關於家庭
    • 危機與轉機
    • 關於「症狀」
    • 家庭治療能處理什麼問題呢?
    • 你來我們家庭治療門診之前要知道的事
    • 家庭成員要如何善用這個治療時間呢?
    • 我要如何才能被轉介到家庭治療?
    • 費用問題
  • 名詞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