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寫作的認知歷程:以論文寫作為例

出版日期
2020/12/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22367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寫作機器人需要擁有哪些能力?為什麼寫作時要言之有物,要避免使用大量華麗的辭藻?廢話、贅詞、錯字會對讀者的閱讀會造成什麼影響?為什麼有些文章會吸引人?為什麼找出自己文章的錯誤很難?為什麼知識是力量,但也是盲點的起源和偏見之母?這些是本書要回答的其中一些問題。這本書以學術論文寫作為例,不只提出關於如何寫作的建議,更重要的是論述這些建議的心理學基礎。

  本書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成果,提出寫作的三個支柱:有效分配認知資源、能夠監控自己和讀者的心理,以及具備寫作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這三個支柱分別涉及基礎的認知運作、後設與社會認知、以及語言與推理能力。增進寫作能力就是加強這三個支柱,缺一不可。本書並指出有效溝通的兩個原則:減輕讀者的認知負荷和將心比心地從讀者的角度思考。最後,本書主張我們應該以說故事的心態來思考和組織文章的內容。本書最終目標是希望你可以透過本書所討論的理論和研究,了解寫作所涉及的基本認知歷程,進而可以簡潔、有效且語意精準的文字與讀者溝通。
  • 第一章 慎思明辨:認知心理學
  • 第二章 三頭六臂:工作記憶
  • 第三章 行雲流水:自動化
  • 第四章 知己:後設認知
  • 第五章 知彼:心論
  • 第六章 名正:概念與定義
  • 第七章 言順:思考與推理
  • 第八章 說故事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