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入門結構方程模式:Amos應用

出版日期
2021/01/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22365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是針對初次接觸Amos的人,從使用潛在變數到活用結構方程模式為止,依照每一個步驟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一面實際分析數據一面看圖學習的一本入門圖解書。

雖然Amos是從畫路徑圖進行分析,但覺得不易理解路徑圖的意義的人也有不少,因此,本書首先簡介結構方程模式的體系,從體驗、類型進行解說,再從路徑圖、相關係數,再到複迴歸分析、因素分析以及將它們混合後之分析,依序去練習。其中,希望能掌握路徑圖所表現的意義。平常只以SPSS進行分析並未接觸Amos的人,可將SPSS的分析與Amos的分析相互對應比較,將可加深路徑圖的理解。
  • 第一篇 基礎篇
    • 第01章 Amos與路徑圖的基本──分析之前的準備
      • 1.1 Amos的基本──啟動Amos
      • 1.2 路徑圖的基本
      • 1.3 從基本圖形的組合建立模式
    • 第02章 Amos與相關關係
      • 2.1 研究的背景與使用的數據
      • 2.2 數據的輸入與讀取
      • 2.3 繪製路徑圖──以路徑圖繪製資料的相關關係
      • 2.4 分析的指定與執行──執行路徑圖的相關關係之分析
      • 2.5 觀察輸出
      • 2.6 以SPSS分析看看──輸出相關係數
    • 第03章 Amos與複迴歸分析
      • 3.1 研究的背景與使用的數據
      • 3.2 畫路徑圖
      • 3.3 觀察指出──判斷因果關係
      • 3.4 以SPSS分析看看──分析因果關係
    • 第04章 複迴歸分析及偏相關分析
      • 4.1 研究的背景與使用的數據
      • 4.2 畫路徑圖
      • 4.3 觀察輸出──判斷因果關係
      • 4.4 以SPSS分析看看──分析數個因果關係
    • 第05章 因果關係鏈──複迴歸分析的重複
      • 5.1 研究的背景與使用的數據
      • 5.2 畫路徑圖──畫因果關係鏈
      • 5.3 觀察輸出──判斷因果關係鏈
      • 5.4 改良模式──刪除路徑再分析
      • 5.5 以SPSS分析看看──分析數個因果關係鏈
    • 第06章 雙向因果關係與多群體分析
      • 6.1 研究的背景與使用的數據
      • 6.2 畫路徑圖──畫雙向的因果關係
      • 6.3 觀察輸出
      • 6.4 分析的指定與執行──分析組別的因果關係
      • 6.5 觀察輸出
    • 第07章 確認式因素分析的基本模型
      • 7.1 研究的背景與使用的資料──對8個形容詞回答之分析
      • 7.2 畫路徑圖──繪製2因素的因素分析模式
      • 7.3 2階因素分析、階層因素分析
    • 第08章 確證式因素分析的活用
      • 8.1 研究主題與分析的背景
      • 8.2 以路徑圖表現
    • 第09章 因素分析與複迴歸分析的組合──向更複雜的模式挑戰
      • 9.1 研究的背景與使用的數據
      • 9.2 畫路徑圖─畫出潛在變數間的因果關係
      • 9.3 觀察輸出
      • 9.4 以SPSS分析看看
    • 第10章 從因素分析到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 10.1 購買便利商店便當的理由
      • 10.2 潛在因素的探索與定義
      • 10.3 建立假設與關係性的計測
      • 10.4 潛在變數的平均差之計測
      • 10.5 整理所得到的見解
    • 第11章 探索型模式的設定
      • 11.1 探索型模式的設定
      • 11.2 結果與其看法
      • 11.3 使用探索型模式設定的探索式因素分析
      • 11.4 利用適合度的變化量來探索模式
    • 第12章 平均結構模式
      • 12.1 男性與女性在意識上的差異
      • 12.2 分析的事前準備
      • 12.3 數個組的設定
      • 12.4 限制條件的設定
      • 12.5 分析的執行與結果的輸出
      • 12.6 結果的整理
      • 12.7 平均結構模式的特徵
    • 第13章 潛在曲線模式
      • 13.1 分析的背景
      • 13.2 數據的確認與項目的分析
      • 13.3 相互相關
      • 13.4 利用潛在曲線模式來檢討
      • 13.5 預測截距與斜率
      • 13.6 補充說明
    • 第14章 重複抽樣估計法
      • 14.1 何謂重複抽樣估計法
      • 14.2 標準誤差的估計
      • 14.3 偏誤、信賴區間的估計
      • 14.4 模式間的比較
    • 第15章 PROCESS──調節變數與中介變數
      • 15.1 簡介
      • 15.2 Process軟體的下載
      • 15.3 解析例
    • 第16章 順序類別數據之分析
      • 16.1 順序類別數據的輸入
      • 16.2 順序類別數據的因素分析
      • 16.3 對潛在變數的推測
    • 第17章 多群體的同時分析
      • 17.1 多群體的同時分析
      • 17.2 想分析的事情是?
      • 17.3 撰寫論文
    • 第18章 貝氏估計
      • 18.1 貝氏估計與MCMC
      • 18.2 詳細的設定
      • 18.3 分析選項
      • 18.4 不適解的因應
    • 第19章 遺漏值與多重代入法
      • 19.1 何謂遺漏值
      • 19.2 完全資訊最大概似估計法
      • 19.3 數據的代入
      • 19.4 完整數據組的利用
    • 第20章 結構方程模式分析須知
      • 20.1 模式的建構與估計
      • 20.2 模式與數據的適配
      • 20.3 識別性的確保與不適解的解決
      • 20.4 平均構造模式的補充
      • 20.5 Amos的補充
  • 第二篇 案例篇
    • 第21章 案例1──飲食生活影響健康狀態的因果關係
    • 第22章 案例2──消費者的店舖利用行為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