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在公共的求善的實踐中,幸福往往緊緊相隨,希望這本書的問世,讓社區大學的理念和實踐,可以成為獨特而有價值的知識,跟更多人分享。讓外界看見社大如何以公共利益為本,肩負起教育改造與社會重建的任務。看社大如何透過社會行動學習、有深度的學習,成為中層的公共實踐力量。社大願攜手各界,一起相放伴、共學,一起成為幸福的推手。
第一部 社大教與學的方法論
我們不僅在一起學習,也學習如何在一起/李易昆
第二部 地方知識學
地方知識作為社區大學的天命/林崇熙
第三部 社大建制化與反思
建制化是不斷自我調整的辯證過程/蔡傳暉
第一部 社大教與學的方法論
我們不僅在一起學習,也學習如何在一起/李易昆
第二部 地方知識學
地方知識作為社區大學的天命/林崇熙
第三部 社大建制化與反思
建制化是不斷自我調整的辯證過程/蔡傳暉
- 理事長序 從知識解放到知識生產的解放
- 推薦序 社區大學的基因和演化
- 推薦序 從知識解放到地方知識的建構:社大定位再思考
-
第一部 社大教與學的方法論
-
導言 社區大學怎麼教?怎麼學?
-
第一章 「學習,在一起」:學習社群作為學習的典範轉移
-
第二章 社區大學的教師、學習者與辦學團隊的協作學
-
第三章 社大價值的實踐經驗反思:以永和社大為例
-
第四章 以公民實踐社群發展為核心動能的新鄉土運動:苗栗社大的經驗探討
-
-
第二部 地方知識學
-
導言 地方知識作為社區大學的天命
-
第一章 「地方」辯證中的社區大學:一個知識論芻議
-
第二章 社區大學地方知識的歷史根源及其可能
-
第三章 社大魅力四社的理想、問題與限制條件
-
第四章 社大人可以如何走讀見學:以新營社區大學「在家鄉旅行」為例
-
第五章 氣候變遷調適的地方知識建構到公民行動:以文山社大的社區調適為例
-
-
第三部 社大建制化與反思
-
導言 找回社大的價值與主體性
-
第一章 社區大學運動實踐歷程的結構性困境之剖析
-
第二章 社大制度化的反思跟建構:從整體觀點探討社大法制化的制度改革之路
-
第三章 一所仍在實驗中的實踐社群培力學校:社區大學如何改變社會及其教學策略的轉化
-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62696446/4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