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畢卡索的繆斯:從現實主義到立體派,與情愛糾纏的藝術生命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16501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我從不固定,因此沒有風格
風格--對於畫家而言是最危險的敵人

談到畢卡索,一般人的印象是什麼?
格爾尼卡?哭泣的女人?亞維農的少女?
令人難以理解的畫風搭配意義深遠的細節?
你知道嗎?畢卡索其實不是抽象派畫家,其風格更有著跨世紀的變化!

「一眼看上去,他並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雖然那種奇特的、執拗的神情懾人心魄。你幾乎不能把他當作社會名流,但是從他的身上,你能感覺到一種內心的火焰,他擁有一種我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費爾蘭迪‧奧莉維亞回憶錄

本書從畢卡索的兒時生活開始寫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創造出的偉大作品以及為世界藝術所做出的龐大貢獻,再現了畢卡索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讓廣大青少年朋友了解這位世界級藝術家不平凡的人生歷程,並體會他追求理想執著不懈的精神。

★☆★☆★☆★☆★☆★☆★☆★☆★☆★☆★☆★☆

【願自己的思緒能夠像大海一樣深邃沉靜--藍色時期】
他沉浸在藍色時期的一些題材當中:呆頭呆腦的妓女、赤貧而慈祥的母親,以及那些垂頭喪氣落魄潦倒的人物。
他常常長途跋涉,在教堂裡昏暗的燈光下長久的凝視著,那些質樸單純,充滿了悲愴、憐憫的畫面深深的打動了他,將他帶到了對人世滄桑深刻的體驗和剖析之中,從那些悲苦的人們身上尋找人生的意義。
西班牙帝國也更加衰落了,社會上到處都是失業的人群,他們在街頭流浪、徘徊,他們貧窮、憂鬱、沮喪,一種無意義的、對人間和自己的全部苦難茫然不解的感受,籠罩在畢卡索的心頭……

【為生活注入一股愛情的暖流--玫瑰時期】
23歲那年,畢卡索結識了奧莉維亞,為他的精神和生活增加了無窮的樂趣。奧莉維亞樂觀健康的態度影響了悲觀憂鬱的畢卡索,使畢卡索在不知不覺中就發生了許多變化,這種變化也很明顯的反映到了他的作品當中。
他的繪畫開始以棕色和柔和的粉紅色為主調,藍色和其他的暗色都不見了,畫作也開始給人一種清新、歡暢的感覺。繪畫的主題也從城市的咖啡館、貧民窟轉到富有浪漫氣息的鄉間道路和田野裡……

【格爾尼卡的寓意--對抗法西斯的暴行】
畢卡索其實是一位和平主義者,痛恨並反對戰爭,在德國法西斯分子為支持佛朗哥暴政而轟炸格爾尼卡小鎮後,忍無可忍的畢卡斯提筆完成了這幅曠世巨作--木然而立的公牛、絕望的抱著孩子的婦女、被刺穿肚子的馬、緊握斷劍的士兵、夜之眼--畫中沒有飛機、槍炮和炸彈,但是卻將殘酷的戰爭所造成的死亡與恐怖的景象一展無疑。畫
  • 故事導讀
  • 第一章 無憂的童年
  • 第二章 少年天才
  • 第三章 巴塞隆納初露頭角
  • 第四章 對畫技的探索
  • 第五章 到巴黎追求夢想
  • 第六章 藍色時期
  • 第七章 創作風格的轉變
  • 第八章 《亞維農的少女》
  • 第九章 開創立體主義畫風
  • 第十章 立體主義成為潮流之勢
  • 第十一章 伊娃之死
  • 第十二章 新嘗試與新體驗
  • 第十三章 超現實主義的出現
  • 第十四章 破裂的婚姻
  • 第十五章 《格爾尼卡》
  • 第十六章 戰亂的歲月
  • 第十七章 為宣導和平而努力
  • 第十八章 黃昏的燦爛
  • 第十九章 永遠的畢卡索
  • 畢卡索生平大事年表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