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澄心,你可以再靠近一點:Focusing 解說讀本
帶你揭開澄心的奇妙面紗……
澄心法:一座連接心理與靈性的橋樑」銀賜老師為澄心法寫的操作手冊正是這樣一本透過書本可按書操練的秘笈。這不只是第一本中文的澄心操作手冊,更是他沉浸於澄心法學習與教學多年的心得。
作者用一種幾近直觀、相當簡捷的方式來解說澄心。以貼近教學現場的問答方式為開端,是隨機的點化,有許多神來之筆,讓學習者當場受用。接著從五個面向帶領學習者來理解澄心:第一章,巨觀澄心:用「授受作用」這一觀點來貫穿整個歷程,讓學習者有一種豁然開朗的領悟。第二章,帶領讀者以微觀的角度,來理解澄心時內在的心理動力。第三章,說明一個澄心法的實行者,要有一種從澄心的實踐過程中,彰顯內在神性智慧的能力。第四章,作者舉出三個例子作為示範,希望能舉三隅引領讀者以一隅反。最後一章,回到澄心的理論本身,在理論的指引下,拓展並深化澄心的實務經驗,握澄心法的精髓。
澄心法:一座連接心理與靈性的橋樑」銀賜老師為澄心法寫的操作手冊正是這樣一本透過書本可按書操練的秘笈。這不只是第一本中文的澄心操作手冊,更是他沉浸於澄心法學習與教學多年的心得。
作者用一種幾近直觀、相當簡捷的方式來解說澄心。以貼近教學現場的問答方式為開端,是隨機的點化,有許多神來之筆,讓學習者當場受用。接著從五個面向帶領學習者來理解澄心:第一章,巨觀澄心:用「授受作用」這一觀點來貫穿整個歷程,讓學習者有一種豁然開朗的領悟。第二章,帶領讀者以微觀的角度,來理解澄心時內在的心理動力。第三章,說明一個澄心法的實行者,要有一種從澄心的實踐過程中,彰顯內在神性智慧的能力。第四章,作者舉出三個例子作為示範,希望能舉三隅引領讀者以一隅反。最後一章,回到澄心的理論本身,在理論的指引下,拓展並深化澄心的實務經驗,握澄心法的精髓。
- 推薦序一
- 推薦序二
- 推薦序三
- 推薦序四
- 自序一
- 自序二
- 第0章 初學澄心常見問答集
- 前言:奇怪、奇特、與奇妙
-
第一章 巨觀澄心 授受作用下的澄心歷程
-
1-1 從澄心歷程 看端倪
-
1-2 您看出門道了嗎?
-
1-3 授受作用來解析
-
1-4 授受作用之目的與結果
-
1-5 感恩、讚美,是理解澄心歷程的第一步
-
-
第二章 微觀澄心 內在國度裡的禮遇上賓
-
2-1 眾卿ABC
-
2-2 敞開一二三
-
2-3 路人甲乙丙
-
2-4 未知XYZ
-
2-4(1)如影隨形藏鏡人
-
2-4(2)半路殺出程咬金
-
-
-
第三章 非關澄心 國王寶座前的英雄風雲
-
3-1 中心主管原則
-
3-1(1)它像跑接力 接二連三起
-
3-1(2)它像翹翹板 互相有消長
-
3-1(3)它像一言堂 獨裁又專斷
-
-
3-2 藉小我概念 來理解內在
-
3-2(1)單一小我與小我集團
-
3-2(2)何時要認小我,何時要陪伴感受?
-
-
-
第四章 直觀澄心 實際經驗中的智慧結晶
-
4-1 承認生氣的存在,不容易
-
4-2 陪伴消沉的感受,像接力
-
4-3 尋回失落的一環,才圓滿
-
-
第五章 反觀澄心 回歸理論後的憤悱啟發
-
5-1 深感的本質(一)有話要說 要說給主人聽
-
5-2 深感的本質(二)其內隱之義整體而豐富,其外顯之狀混沌而未明
-
5-3 最後叮嚀:象徵化時語言的用處與限界
-
(1)無名而可名,可名而定名
-
(2)知止,可以不殆
-
(3)不要只是對個頭
-
-
- 後跋
- 附錄:澄心課堂剪影二三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3114/1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