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文化研究尖兵:陳運棟校長訪談錄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47148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的口述歷史訪談對象,就是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第1屆「傑出臺灣文獻獎」文獻工作獎得主之一陳運棟校長。校長不只曾獲得臺灣人教授協會「第4屆臺灣客家文化獎」及資深青商會「第7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更是客委會「第4屆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得主。陳運棟校長數十年來投入臺灣史與客家文化探討,著述、藏書都極為豐碩,更多提攜後進之舉,其成果斐然、資歷崇隆,但仍謙稱自己是「文化研究尖兵」。
  • 館長序
  • 口述者自序
  • 陳運棟先生照片選
  • 壹、教育世家源流長
    • 一、家世溯源屬義門
      • (一)陳氏源流
      • (二)義門陳氏
      • (三)陳氏南遷
      • (四)陳姓渡臺
    • 二、隆恩佃戶成望族
      • (一)六死三留一回頭的渡臺實證
      • (二)家族事業奠基者高祖春龍公
      • (三)家族事務承緒者曾祖展鴻公
    • 三、永懷父親毓琳公
      • (一)並茂樁萱共劬勞
      • (二)空過鯉庭獨黯然
  • 貳、求學歷程轉折多
    • 一、頭份國校日式教育
      • (一)國民學校日文學習
      • (二)戰時體制下的學習
      • (三)戰後社會與學校補習
    • 二、大成中學中文教育
      • (一)大成創立與考試入學
      • (二)大成讀書與課外活動
    • 三、竹師入學學為人師
      • (一)竹師課程與同學
      • (二)竹師活動與花絮
      • (三)就業訓練班插曲
  • 參、教師公僕恁迂迴
    • 一、自助人助-分發六合國小初執教鞭
    • 二、柳暗花明-路師指導高普考試明路
    • 三、無心插柳-楊師牽成空小再任教職
    • 四、孰令致之-頻遭遷調四校流浪任教
  • 肆、立業成家總大成
    • 一、高考提敘中學任教
    • 二、體位複檢入伍服役
      • (一)入伍新訓成績優良
      • (二)以兵代官負責警參一
    • 三、結婚生子共成家業
      • (一)與黃氏春枝共結連理
      • (二)育二子一女開創家業
    • 四、教學組長排課重協調
      • (一)課表編排首重溝通
      • (二)教學認真屢獲表揚
    • 五、教務主任轉型挑大樑
      • (一)因應9年國教轉型
      • (二)臨危受命代理校長
      • (三)私校經營競爭挑戰
    • 六、校長實任校務一肩扛
      • (一)補實校長教育學分
      • (二)財務槓桿靈活操作
      • (三)校舍設備修築翻新
      • (四)人本教育提倡推廣
      • (五)退休養老心繫校運
  • 伍、教學俱優復從政
    • 一、攻讀碩士精研田調
      • (一)林為樑鼓勵報考研究所
      • (二)人類學田野調查利稻村
      • (三)布農族組織考察成論文
    • 二、文大兼課跨足政法
      • (一)教授政治人類學
      • (二)教授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
    • 三、助選參選當選國大
      • (一)助恩師選縣長
      • (二)受徵召選國大
      • (三)任國大勤修憲
      • (四)還人情頻助選
    • 四、客家委員躋身大老
  • 陸、人物族譜是所好
    • 一、編修《穎川堂陳氏族譜》開始臺灣史研究
      • (一)家族長輩重託修族譜
      • (二)梅州始祖誤認錯譜系
    • 二、編印《陳氏家乘》確認橫龍崗開基祖
      • (一)鳳逑公祖祠落成編家乘
      • (二)念十六郎橫龍崗開基祖
    • 三、協編《穎川堂陳氏大族譜》出版社承攬印製
      • (一)林汀洲籌編大族譜
      • (二)編修大族譜的遺緒
    • 四、黃家族譜研究-對外姓族譜研究的起始點
    • 五、纂修《林為恭族譜》成為示範性的族譜
      • (一)林為恭其人與家族
      • (二)臺灣省政府委託纂修
      • (三)《林為恭家族族譜》的特色
    • 六、《張維垣進士家世》從家族文化角度編修
      • (一)張維垣進士硃卷初接觸
      • (二)《張維垣進士家世》深省思
    • 七、編修《臺灣饒氏大族譜》科學化的族譜
      • (一)饒鴻奇發願為饒家做3件事
      • (二)病後休養改由黃欽達主編
    • 八、 編修《林氏族譜》(頭份林洪公睦創堂)
    • 九、人物與族譜
      • (一)撰寫〈三灣墾戶張肇基〉
      • (二)撰寫〈劉氏雙堂屋歷史研究〉
      • (三)撰寫〈三灣隘丁首黃旺麟〉
      • (四)撰寫〈外獅潭陳特賢家族〉
      • (五)為《羅氏族譜》寫序
  • 柒、史志纂修我職志
    • 一、頭份鎮志自玆始
      • (一)頭份鎮志源起與過程
      • (二)側重人物的鎮志初稿
      • (三)鎮志出版後的反饋
    • 二、西湖修志勤田調
      • (一)實地田野調查為基礎
      • (二)田野調查發現古文書
      • (三)西湖鄉鸞堂發達
      • (四)西湖鄉人才輩出
      • (五)修志播下選票種子
    • 三、竹市人物我總纂
    • 四、銅鑼開拓有文稿
    • 五、獅山編志叢林先
    • 六、重修鎮志求完善
      • (一)重修是為追求完美
      • (二)頭份鎮志特色與評價
    • 七、三灣修志資料多
      • (一)以基金會名義接受委託
      • (二)《三灣鄉志》出版餘波
    • 八、縣志三修篇名新
      • (一)民國後第3次修縣志
      • (二)縣志纂修模式與過程
      • (三)重修苗栗縣志的特色
    • 九、議會初誌事略全
      • (一)議長饒鴻奇倡修
      • (二)修築議會誌過程
    • 十、南庄志重原民篇
      • (一)礦工鄉長心懷鄉志
      • (二)與在地人台作修志
      • (三)強調在地與原民觀
    • 十一、卓蘭志有水果篇
      • (一)鎮長修志政見的兌現
      • (二)卓蘭鎮志特色與觀點
  • 捌、客家人說客家事
    • 一、客家論戰說從頭
      • (一)羅香林觀點客家中原論
      • (二)另一種觀點客家南源論
      • (三)文化群體論定義客家
    • 二、客語詞彙勤勘正
      • (一)客家話語文字化
      • (二)客語能力認證考試
    • 三、客語用字忙推薦
    • 四、禮俗差異溯源頭
      • (一)臺灣客家禮俗整理
      • (二)一方一俗各有差異
    • 五、俚諺俗語長在心
      • (一)節氣諺語經驗傳
      • (二)俚俗語諺智慧多
    • 六、棚頭山歌暫借問
      • (一)棚頭朗朗生活中
      • (二)借問山歌哪裡來
      • (三)勤採山歌幾多人
  • 玖、詩文整理說分明
    • 一、家學奠基會詩友
      • (一)家學淵源
      • (二)竹師紮根
      • (三)詩友琢磨
      • (四)詩會吟哦
    • 二、詩集整理願存真
      • (一)家傳詩作整理《向陽書院詩文集》
      • (二)踵飾增華闡釋《苗栗竹枝詞賞析》
      • (三)出水密藏再現《天青吟社詩集存稿》
      • (四)晦跡描摩刻畫《栗社詩集存稿》
      • (五)因緣際會蒐整《碧堂先生的詩作存稿》
    • 三、八股研究析古文
      • (一)乍逢張維垣進士會試硃卷
      • (二)鑽研宋湘鄭用錫制藝時文
  • 拾、史料家藏更外求
    • 一、家傳文獻賴保存
      • (一)畫像與對聯
      • (二)斗燈與老照片
      • (三)個人藏書
    • 二、契約文書勤收集
      • (一)整理金廣福古文書
      • (二)接觸平埔族古文書
      • (三)應用黃祈英古文書
  • 拾壹、禮俗搜整復推廣
    • 一、記錄宗教存史料
      • (一)信仰與研究兼容不悖
      • (二)苗栗縣鸞堂資料整理
      • (三)苗栗縣寺廟文化研究
      • (四)賽夏矮靈祭祭儀紀錄
      • (五)頭份大拜拜典故溯源
      • (六)太陽宮福醮專刊編纂
    • 二、弘揚文史愛鄉土
      • (一)推動徐驤紀念公園
      • (二)主持客家文化講座
      • (三)參與編輯苗栗文獻
      • (四)擔任文資審議委員
      • (五)培訓村史寫作實務
  • 拾貳、史話雜談及社團
    • 一、史話叢談興味多
      • (一)《鄉土風物叢談》變身《臺灣人物叢談》
      • (二)《內外公館史話》更名《新竹風雲錄》
      • (三)〈頭份歷史影像〉改編〈頭份老照片集〉
      • (四)中港溪流域地名的雜談
    • 二、社團參與志一同
      • (一)私校校長接掌苗栗縣教育會
      • (二)有志同好發起鄉土文化學會
      • (三)客語發聲籌辦大漢之音電臺
      • (四)義門後裔聯誼苗栗陳姓宗親
      • (五)眼科醫生成立文化社教基金
  • 拾叁、獎當其功還悠遊
    • 一、榮獲教育藝文客家文化諸獎
      • (一)民國65年特殊優良教師獎
      • (二)民國78年私立學校弘道獎
      • (三)民國80年臺灣人教授協會第4屆臺灣客家文化獎
      • (四)民國83年服務40年資深優良教師獎
      • (五)民國88年臺灣省文獻會文獻工作獎
      • (六)民櫚88年資深青商台第7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 (七)民國98年行政院客委會第4屆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
    • 二、行過印紐美非廣東福建等地
      • (一)首次出國峇里島8日遊
      • (二)生態人文紐西蘭8日遊
      • (三)科技考察亞美利堅訪問團
      • (四)史料調查廣東福建訪問團
      • (五)景觀遺址四川德陽之旅
      • (六)客家論壇北京聯大交流
      • (七)廣播參訪閩西龍岩應邀
      • (八)祖堂落成蕉嶺龍崗掃墓
      • (九)返鄉尋根梅州長汀祭祖
  • 拾肆、國是建言代結語
    • 一、第2屆國民大會臨時會第10次大會建言
    • 二、第2屆國民大會第2次臨時會第2次大會建言
    • 三、第2屆國民大會第4次臨時會第8次大會建言
    • 四、第2屆國民大會第5次臨時會第7次大會建言
    • 五、第3屆國民大會第1次會議第18次大會建言
    • 六、第3屆國民大會第3次會議第14次大會建言
  • 附錄、陳運棟先生大事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