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5913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療傷止痛‧二二八關鍵十六天
白崇禧將軍來台最新史料與口述採訪紀實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近代歷史上最慘痛的悲劇,所帶來的衝擊和影響,至今仍未消散。目前對於「二二八」事件的研究,多半集中在二月二十七日事件爆發起,到三月上旬這一段時間。然而對於「白崇禧來台宣慰」這段歷史,卻仍然沒有專門、詳盡的討論。

◎白崇禧如何成為來台宣慰的人選?
◎這十六天當中,白崇禧作了什麼決定?發生了什麼作用?
◎前後期間遭受到什麼樣的困難和阻撓?
◎對於「二二八」事件的發展與善後,還有往後的台灣,又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十七日,國防部長白崇禧上將奉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之命,帶領十餘名隨員,由南京飛抵台北松山機場。他所承擔的使命,是要宣慰「二二八」事件之後,全島六百萬顆惶恐震懼的心靈;他要查明的,是台灣軍政當局千方百計想要隱瞞的真相;他所面臨的,是躁動不安的局面,和紛亂如麻的善後處置。
從三月十七日飛抵台北,到四月二日返回南京覆命,總共十六天的時間,白崇禧將軍以沉著的態度,明晰的智慧,悲憫的胸襟,為遭受「二二八」重創的台灣民眾止痛療傷。他在重重掣肘之中,查明台灣軍政高層濫施捕殺的真相,並拯救了眾多民眾的性命。
這是一段被隱藏淹沒多年的故事,也是台灣近代歷史上不可不知的關鍵十六天。
收錄二二八見證人、受難家屬最新訪談史料
本書是白崇禧將軍之子──名作家白先勇與歷史學者廖彥博,共同尋訪耆老,蒐集湮沒史料,還原關鍵十六天的史實真相。本書抱持著「還原歷史真相」的態度,運用各項檔案、電報、函件,以及相關當事人的日記與口述訪談紀錄,重建白崇禧奉命來台宣慰的前因後果,盡量以每個小時作為單位,近距離觀察這平撫傷痛的關鍵十六天。
本書附錄除了完整收錄與白崇禧宣慰台灣相關的函電、講詞,一字不易,全文照錄之外;為彌補官方檔案之不足,更收進白先勇教授與「二二八」見證人蕭錦文、受難家屬楊照等人的六篇口述訪談,以最新的史料提供讀者來自民間社會庶民記憶的不同觀察角度。
  • 白先勇 關鍵十六天-代序
  • 廖彥博 序
  • 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事件【關鍵十六天】
    • 傷痛之一:派系傾軋
    • 傷痛之二:政經失序
    • 傷痛之三:鎮壓捕殺
    • 白崇禧奉命宣慰
    • 宣慰前準備與波折
    • 宣慰行程逐日記要
    • 三月十七日:來台第一日
    • 三月十八日:來台第二日
    • 三月十九日:來台第三日
    • 三月二十日:來台第四日
    • 三月二十一日:來台第五日
    • 三月二十二日:來台第六日
    • 三月二十三日:來台第七日
    • 三月二十四日:來台第八日
    • 三月二十五日:來台第九日
    • 三月二十六日:來台第十日
    • 三月二十七日:來台第十一日
    • 三月二十八日:來台第十二日
    • 三月二十九日:來台第十三日
    • 三月三十日:來台第十四日
    • 三月三十一日:來台第十五日
    • 四月一日:來台第十六日
    • 四月二日:飛返南京覆命
    • 返京後建議與獎懲
    • 建議撤換陳儀
    • 簽呈查辦柯遠芬
    • 建議獎升彭孟緝
    • 宣慰報告書的評析
    • 結語
  • 【口述訪談】
    • 蕭錦文—蕭錦文先生訪談記錄
    • 陳長庚—陳永壽先生訪談記錄
    • 許錫謙—楊照先生訪談記錄
    • 附錄: 官德慶先生訪談紀錄
    • 白 克—白崇亮先生訪談記錄
    • 附錄: 隨白部長宣慰
    • 彭芳谷—彭芳谷先生訪談記錄
    • 粟明德—粟明德先生訪談記錄
  • 【史料選輯】
    • 白崇禧將軍宣慰台灣相關之函電、廣播、演講、文告
    • 國防部長白崇禧呈報「宣慰台灣報告書」
    • 附錄:台籍人士敬輓白崇禧將軍-輓詩.輓聯選錄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