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無意識,是心靈的內在之地。 當我們做夢,或是驚呼「這不像我!」、「我怎麼辦到的?」、「有個無法掌控的自己席捲了我」,或生活不斷遭遇類似困境時——可能就是無意識來打照面了。 心理學家榮格指出,無意識是創意的泉源,從中發展出意識心智及整體人格。榮格更認為,你我生來注定要成為的完整人類,這過程稱為「個體化」。唯有意識與無意識攜手合作,才能打通個體化的任督二脈,使意識心智成熟,並實現自我內在的潛質。 我們該怎麼主動伸手與無意識合作呢? 本書作者強森為榮格分析師,他認為有兩種「內在工作」可以深入無意識:一是夢境工作,二是積極想像,兩種都是透過象徵、意象與原型來解鎖無意識的大門。 強森在書中提出務實的「夢境工作」的四步驟:聯想、將夢境意象與內在動力連結、解讀、以儀式讓夢境具體化;以及「積極想像」的四步驟:邀請無意識、與無意識對話、加入道德價值、將積極想像透過儀式具體實現。透過淺顯的說明,讀者可以逐步探索無意識,進而更認識並了解深層的自己。 內在工作是進入無意識的直接且強大的方式。透過內在工作,我們可以獲得內在深層意識的覺知,邁向自性的整合,懂得自己內在的富有,不需要成為他人。 「學習與無意識工作的目的,並非只在於解決衝突或是處理精神官能症狀,而是發現更新、成長、力量及智慧的深刻泉源,得以與發展中的特質根源建立連結,與帶出整體自性的歷程相互合作,學習接觸到在內在等著我們的豐沛能量及智慧。」——羅伯特‧強森
-
I 導論:無意識及其語言
-
│第一章│ 無意識的覺醒
-
進入無意識:無論是自願或非自願
-
榮格對無意識的觀點
-
意識的發展
-
處在無意識當中的自我
-
無意識與內在生命
-
個體化的歷程
-
-
│第二章│ 內在工作:探尋無意識
-
分析與回家作業
-
在沒有分析師的情況下工作
-
-
│第三章│ 另類真實:夢的世界與想像國度
-
想像與象徵
-
積極想像:有意識地使用想像力
-
-
│第四章│ 原型與無意識
-
│第五章│ 衝突與合一:我相信獨一
-
-
II 夢境工作
-
│第六章│ 進入夢境工作
-
│第七章│ 四步驟模式
-
│第八章│ 步驟一:聯想
-
直接聯想
-
對於俚語的敏銳度
-
運用「恍然大悟」法
-
夢境工作實例:修道院
-
運用原型擴大法(Archetypal Amplification)
-
運用個人聯想
-
-
│第九章│ 步驟二:動力
-
將夢境帶向內在
-
將意象與具體的特徵連結
-
看待信念、態度及價值
-
定位內在人格
-
確認其他內在真實
-
夢境工作案例說明:有著閃亮雙眼的女孩
-
-
│第十章│ 步驟三:解讀
-
在各式選項中選擇
-
決定能量的深度
-
依循小線索
-
從對立面爭辯
-
驗證解讀的四項原則
-
-
│第十一章│ 步驟四:儀式
-
帶著意識的行動向夢境致敬
-
使用身體
-
再次發現儀式的力量
-
花朵的儀典
-
當你想不出任何可為之事時
-
運用常識
-
夢境工作實例:四個惡棍
-
夢境解讀
-
結語
-
-
-
III 積極想像
-
│第十二章│ 定義及進入積極想像
-
區分積極想像與被動幻想
-
積極想像的實例:和內在藝術家說話
-
當你認為自己是在虛構故事時
-
-
│第十三章│ 猶如神祕旅程的積極想像
-
│第十四章│ 積極想像的四步驟
-
選擇一個具體的方法記錄你的想像
-
如何書寫
-
記錄積極想像的其他方法
-
具體設置
-
-
│第十五章│ 步驟一:邀請
-
保持警覺的等待
-
如何開始
-
積極想像範例
-
-
│第十六章│ 步驟二:對話
-
與意象交談
-
帶著情感參與其中
-
學習傾聽
-
學習回應
-
不操控
-
-
│第十七章│ 步驟三:價值
-
│第十八章│ 步驟四:儀式
-
│第十九章│ 運用層次
-
討價還價
-
懷抱無意識
-
活出未好好活過的生命
-
經驗靈性維度
-
-
- 參考文獻
- 關於作者
- 延伸閱讀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