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當代人文的三個方向:夏志清、李歐梵、劉再復

出版日期
2020/07/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044687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是香港科技大學2019年5月4日舉辦的“五四之後:當代人文的三個方向”會議論文集。會議聚焦夏志清、李歐梵、劉再復三位學者的學思歷程,探討他們所代表的當代人文的三個方向——“感時憂國”、“對話世界”、“放逐諸神”,據此尋繹五四精神對於當代人文發展的影響,思考未來人文學術發展的可能性。
  • 序言 王德威
  • 漫談晚清和五四時期的西學和國際視野 李歐梵
  • “五四”的失敗和我的兩次掙扎 劉再復
  • 從摩羅到諾貝爾——現代文學與公民論述 王德威
  • 海外中華:夏志清的貢獻與意義
    • 抒情的發現——夏志清與“傳統與個人才能”的批評譜系 陳建華
    • “抒情傳統”視域下的《中國現代小說史》 季進
    • 現代學人之反現代:夏志清夏濟安思想探源 張恩華
    • 新與舊:從書信集看夏氏兄弟的古典小說與通俗文學批評 魏艷
    • 夏志清的時代,逝去但未遠離 韓晗
  • 李歐梵:世界主義的人文視景
    • 啟蒙中的黑暗——論李歐梵的“幽傳統” 蔡元豐
    • 偶合與接枝:李歐梵的晚清文學研究 余夏雲
    • “回到魯迅”的向度與難度——李歐梵、劉再復的魯迅研究比較論 李躍力 任傑
  • 斷裂與再造:劉再復的學術思想
    • 劉再復和“第三空間” 劉劍梅
    • 簡論劉再復的文學主體論 林崗
    • 劉再復的思想意義 楊聯芬
    • 李澤厚、劉再復比較論略 古大勇
    • 樂與罪的隱秘對話:李澤厚、劉再復與文化反思的兩種路徑 涂航
    • 文學研究內外的創造性翻譯與思考——論劉再復的文學散文 甘默霓(Monika Gaenssbauer)
    • 反思“啟蒙”:劉再復與後“五四”時期的文化遺產 喬敏
  • 回到五四
    • 魯迅與中國現代寫實小說中的魔幻史 羅福林(Charles A. Laughlin)
    • 〈狂人日記〉是科幻小說嗎?——魯迅與中國當代科幻新浪潮,兼論寫實的虛妄與虛擬的真實 宋明煒
    • 青年魯迅與世界文學 崔文東
    • 五四之後與五四之傷 李怡
    • “我願把我的靈魂浸入在你的靈魂裏”:五四情書 吳盛青
    • 馮至與五四文學的風景詩學 王曉玨
    • 平面化的自我:郁達夫的鐵路旅行與風景書寫 李思逸
    • 招魂、革命與戀愛——五四與陶然亭風景的流變 林崢
  • 五四的流播
    • 傳統與離散:從魯迅到黃錦樹 羅鵬(Carlos Rojas)
    • 漂遊,感憂,文俠想像:胡金銓的中國心靈 宋偉傑
    • 安於亂世,兒女情長:南來文人易文的言情小說 吳國坤
    • “感時憂國”的變奏曲:再思台灣五〇、六〇年代反共文學 陳綾琪
    • 歷史十字路口上的見證:梅蘭芳、特列季亞科夫與愛森斯坦 張歷君
  • 附錄
    • 五四之“後”——香港科技大學五四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林崢
    • 會議議程
  • 編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