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预测.预警.预控:未来研究三部曲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3825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是作者自1997年进入以未来研究为取向的社会学预测领域探索至今长达20年的集成之作。探索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本书的第一部,以社会预测研究为主,主要对社会预测的学科定位和社会预测的基本原理进行探讨。第二个阶段即本书的第二部,以社会预警研究为主,主要运用系统模型和社会计量学方法探索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问题。第三个阶段以社会预控研究为主,主要探索在社会领域进行前馈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封面
  • 书名页
  • 作者简介
  • 代序 预测·预警·预控——学术媒体访谈录
  • 目录
  • 第一卷 预测——关于社会预测基本原理的探讨
    • 卷首语 应当为社会预测学立一个门户
    • 第一章 人类社会与人类的社会预测
      • 第一节 人和动物的社会及预测和预感
      • 第二节 从古代龟蓍占卜到现代科学预测
      • 第三节 社会预测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 第二章 当代社会变迁与社会预测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社会预测的需求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而急剧增长
      • 第二节 发达国家社会预测活动的四大特点和趋势
      • 第三节 现代社会预测在我国的兴起和三大发展趋势
    • 第三章 社会预测与自然预测的主要差别
      • 第一节 社会预测与自然预测在主客体关系上的差别
      • 第二节 社会预测与自然预测在规律性上的差别
      • 第三节 社会预测与自然预测在复杂程度上的差别
      • 第四节 社会预测与自然预测在不确定性程度上的差别
    • 第四章 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预测及其分类
      • 第一节 广义社会预测与狭义社会预测
      • 第二节 社会预测的基本分类
      • 第三节 社会预测的主要研究领域
    • 第五章 社会预测学作为社会科学中的横断学科
      • 第一节 社会预测是社会科学认识过程的最终完成阶段
      • 第二节 社会预测的效果是检验社会科学成功程度的标准
      • 第三节 社会预测是“认识世界”向“改造世界”转化的中介
      • 第四节 社会预测功能的强弱关系社会科学的地位和前途
      • 第五节 社会科学中社会预测功能不发达的状况亟待改善
    • 第六章 社会预测学作为社会学中的分支学科
      • 第一节 社会预测学是社会学中势在必建的分支学科
      • 第二节 社会预测学在社会学母体中成长和分化
      • 第三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预测学的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社会预测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七章 社会预测的主客体关系及其博弈性原理
      • 第一节 社会预测客体的因应与自我实现预言
      • 第二节 社会预测主客体的互动反射
      • 第三节 社会预测的主客体博弈与纳什均衡
    • 第八章 社会规律及社会预测的规律性原理
      • 第一节 社会运动究竟有无规律可循
      • 第二节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通性和一致性
      • 第三节 自然规律在社会预测中的应用及其限度
    • 第九章 社会周期与社会预测的周期性原理
      • 第一节 周期性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命题
      • 第二节 人类利用周期性进行预测的历史考察
      • 第三节 社会周期的特点与社会预测
    • 第十章 相似现象与社会预测的相似性原理
      • 第一节 充斥整个宇宙的相似现象
      • 第二节 相似性能否用于社会预测
      • 第三节 相似类推的内在机理和仿真模型
    • 第十一章 社会惯性与社会预测的惯性原理
      • 第一节 惯性是宇宙间的一种普遍现象
      • 第二节 社会惯性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利用惯性原理进行社会预测的局限性
    • 第十二章 社会系统与社会预测的系统性原理
      • 第一节 任何社会预测都应当是对系统的预测
      • 第二节 系统论及其对社会预测的理论意义
      • 第三节 社会预测应当遵循系统论的理论原则
    • 第十三章 社会预测的不确定性与测不准原理
      • 第一节 社会系统的不确定性
      • 第二节 社会预测为什么会有测不准性
      • 第三节 社会预测的魅力和意义所在
    • 第一卷参考文献
  • 第二卷 预警——关于社会预警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 卷首语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 第十四章 社会预警:由迷信占卜走向现代实证科学
      • 第一节 人类社会预警历史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二节 实证性社会预警在当代的发展
    • 第十五章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概念及概念体系
      • 第一节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概念体系
    • 第十六章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建立在量变质变规律基础上的警限原理
      • 第二节 社会运行基本矛盾关系的对立统一原理
      • 第三节 社会危机现象的周期性重演原理
      • 第四节 社会危机发展过程的相似性原理
      • 第五节 建立在因果相关性基础上的警兆原理
    • 第十七章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相关理论(上)
      • 第一节 社会稳定理论
      • 第二节 社会转型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
      • 第三节 社会运行理论
      • 第四节 社会控制理论
    • 第十八章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相关理论(下)
      • 第五节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
      • 第六节 耗散结构理论
      • 第七节 全球化理论
      • 第八节 社会燃烧理论
    • 第十九章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与社会计量
      • 第一节 社会计量是以指标体系为工具的“软计量”
      • 第二节 社会计量的难点在于对“非物化”现象的计量
      • 第三节 社会计量在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重要作用
    • 第二十章 社会预警指标体系中的理论模型建构
      • 第一节 理论模型是建立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的灵魂
      • 第二节 社会预警的系统动态分析模型
      • 第三节 社会预警模型中各子系统的相关关系
    • 第二十一章 社会预警指标体系中的现实警源依据
      • 第一节 权力腐败问题
      • 第二节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 第三节 城镇失业、下岗和再就业问题
      • 第四节 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问题
      • 第五节 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
    • 第二十二章 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基于理论模型的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第二节 各级指标理论内涵的阐释和论证
      • 第三节 社会预警指标的遴选原则
      • 第四节 用德尔斐法遴选指标并确定权重
    • 第二十三章 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的运行平台与操作要领
      • 第一节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系统的结构模式
      • 第二节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系统的操作要略
    • 第二十四章 运用社会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性研究
      • 第一节 社会预警指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第二节 对中国1989年社会稳定状况的回溯性评估
      • 第三节 对中国1985~2002年社会稳定的模拟预警
    • 第二十五章 附录
      • 附录一 建立社会预警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和研究路线
      • 附录二 本项研究所使用的各种专家咨询调查表
    • 第二卷参考文献
  • 第三卷 预控——关于前馈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探讨
    • 卷首语 前馈控制——人类有史以来的梦想
    • 第二十六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理论性背景
      •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
    • 第二十七章 前馈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之优劣比较
      • 第三节 前馈控制对现代社会管理的意义
    • 第二十八章 中国古代先哲的前馈控制思想
      • 第一节 逢事必占,庙算在先
      • 第二节 采诗考政,体察民意
      • 第三节 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 第四节 未乱先治,图难于易
      • 第五节 令人知事,明其法禁
      • 第六节 曲突徙薪,预控为重
      • 第七节 先戒为宝,宁可虚防
      • 第八节 不战而胜,先发制人
      • 第九节 仿真模拟,推演结局
      • 第十节 锦囊妙计,依次而行
    • 第二十九章 现当代国内外对前馈控制科学方法的探索
      • 第一节 社会指标方法
      • 第二节 情景分析方法
      • 第三节 城市网格化管理方法
      • 第四节 网络舆情监测方法
      • 第五节 政策模拟方法
    • 第三十章 我国社会管理中前馈控制的问题
      • 第一节 “预警”和“应急”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 第二节 阻碍前馈控制的四重障碍
      • 第三节 预警工具科学化中相互纠结的三个瓶颈
    • 第三十一章 破解前馈控制诸多纠结的设想和设计
      • 第一节 开发“社会风险模拟器”的设想
      • 第二节 社会管理前馈控制机制系统模式设计
    • 第三十二章 对我国社会稳定实施前馈控制可能性的探索
      • 第一节 用来解释社会稳定机理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框架
      • 第二节 用来测评社会稳定程度的具体指标
      • 第三节 社会稳定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模拟预警
    • 第三十三章 前馈控制在我国信访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信访问题实施前馈控制的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信访问题前馈控制系统的整合和运行机制
      • 第三节 信访问题前馈控制机制的全面整合模式暨系统构建
      • 第四节 基于MIS的信访预警预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设想
    • 第三十四章 前馈控制在我国民族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民族关系预警预控系统的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
      • 第二节 民族关系预警预控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民族关系预警预控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 第四节 《民族关系监测评估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说明
      • 第五节 广西版民族关系监测预警及处置系统简介及使用说明
    • 第三十五章 前馈控制在打击犯罪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犯罪预测时空定位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 第二节 犯罪预测时空定位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使用
      • 第三节 犯罪预测时空定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效果及应用前景
    • 第三十六章 复杂系统脆性视角下的公共危机预控研究
      • 第一节 复杂系统崩溃机理
      • 第二节 三维元胞自动机的复杂系统脆性模拟
      • 第三节 公共危机的系统分析
      • 第四节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脆性熵预测
    • 第三十七章 对“后发危机”的预控研究
      • 第一节 什么是后发危机
      • 第二节 后发危机生成的逻辑框架与路径模拟
      • 第三节 基于案例的对比分析
      • 第四节 后发危机的具体防控策略
    • 第三十八章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推荐系统”运作模式的预测预控
      • 第一节 推荐系统与社会预测
      • 第二节 基于推荐系统方法的社会预测案例分析
      • 第三节 推荐系统的优越性和实施条件
    • 第三十九章 基于“人在回路”技术的敏感领域社会预测研究
      •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预测敏感领域的“官-僚困境”?
      • 第二节 社会预测敏感领域官-僚困境的成因
      • 第三节 预测软件中主观修正模块的设置与领导者预见能力的嵌入
      • 第四节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搭设敏感信息流程中的法约尔天桥
    • 第四十章 基于膜科学与技术的社会风险因子分离技术研究
      • 第一节 对膜现象和膜技术的哲学思考
      • 第二节 将膜技术引入现代社会风险管理的社会物理学思考
      • 第三节 将膜技术引入社会风险管理领域的若干难点问题分析
      • 第四节 社会膜概念的界定和社会膜的技术结构设想
    • 第四十一章 社会稳定风险仿真模拟与社会冲突的前馈控制
      • 第一节 仿真模拟方法与社会冲突的前馈控制
      • 第二节 社会稳定风险的系统性涌现与仿真模拟
      • 第三节 对社会稳定风险涌现(社会冲突)进行仿真模拟的初步设想
    • 第四十二章 研究结论及后续研究设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后续研究设想
    • 第三卷参考文献
  • 附录 已发表的与本项研究相关的论文
  • 后记
  • 版权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