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清代道光年间,随着区域商业市场的发育与发展以及地域性商帮的兴起,粮食的流通半径和流通量都有较大幅度增加。本书分析了多级途径下影响粮价的因素,一方面受政府、灾害等外生因素影响;另一方面由市场供求关系等内生因素决定。在此基础上,本书将粮食价格衡量指标进行量化,以反映各影响因素的强弱;同时借助数理模型估计粮食市场的交易成本和贸易条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刌勒出清代道光年间山西境内跨区域的粮食市场整体情况和贸易路径。
- 封面
- 书名页
- 序
- 摘要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影响山西省粮食供给的自然因素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清代山西粮价统计中五种农作物的基本状况
-
-
第二章 清代影响山西粮食需求的社会因素
-
第一节 生产要素
-
第二节 粮价调节机制:仓储
-
第三节 货币形态与购买力
-
-
第三章 清代山西粮食价格的波动情况分析
-
第一节 粮价数据的选取及统计方法
-
第二节 粮价波动情况:以道光朝为例
-
-
第四章 山西省粮价影响宏观因素
-
第一节 自然灾害对粮价的影响
-
第二节 货币制度对粮价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行为对粮价的影响
-
-
第五章 粮价影响微观因素
-
第一节 总供给和总需求
-
第二节 供给层面分析
-
第三节 需求层面分析
-
-
第六章 市场整合问题:以太原府和汾州府为例
-
第一节 交易费用
-
第二节 贸易关系
-
第三节 市场整合情况
-
-
第七章 清代山西省市场状况
-
第一节 运输条件与粮食流通
-
第二节 省内主要贸易站点分析
-
第三节 清代山西运输成本:以道光朝为例
-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版权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1435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