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宏富,其社会治理蕴含着丰厚的历史积淀。现代社会治理与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只要互相尊重、平等协商、从善借鉴,就会形成彼此承认、互相为用、共生其长的生态关系。社会治理是多元主体的公共权益的公平正义之回归过程,而治理的基点是对不同文化脉络的深入认知及其价值的遵循。本书将治理的理念、技术与文化资源结合分析,从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中探寻不同社会治理的切实路径。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与地方政府
-
第一节 苗疆开辟与文化冲突
-
第二节 苗族与晚清地方政府的长期磨合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苗族与地方政府对话
-
第四节 民国时期苗族“黔东事变”
-
小结
-
-
第二章 “地鬼”信仰的权威表征
-
第一节 龙塘苗寨
-
一 居于龙塘的“人”
-
二 聚于龙塘的“鬼”
-
-
第二节 土地庙的等级
-
一 历史记忆与家族地位
-
二 家族与土地庙的等级认同
-
-
第三节 村寨传统权威与现代权威的互动
-
一 权力的更迭:对村寨资源的争夺
-
二 家族势力的拘囿
-
三 以庙为中心:两种权威的借用
-
-
第四节 多元性权威的建立
-
小结
-
-
第三章 民间节日运作与权力博弈
-
第一节 施洞地区独木龙舟节
-
第二节 龙舟节的传统性表达
-
一 “龙”的神圣性建构
-
二 家族血缘观念的强化
-
三 村寨秩序的权力分配
-
-
第三节 龙舟节的组织与管理
-
一 多重权威的交织
-
二 传统力量的消解
-
三 竞渡中的冲突与纠纷
-
-
第四节 龙舟节的现代性变迁
-
一 龙舟竞渡的现代性
-
二 现代观念下龙舟节的开展
-
-
小结
-
-
第四章 苗族婚姻中的权力关系
-
第一节 《仰阿莎》古歌
-
第二节 游方
-
第三节 婚姻选择
-
一 婚姻圈
-
二 姑舅婚
-
三 巫蛊
-
-
第四节 礼物
-
第五节 婚姻纠纷与调解
-
一 理老与传统婚制
-
二 地方调解与婚姻关系
-
-
第六节 现代语境下的婚俗变迁
-
一 游方的没落
-
二 婚姻圈的扩大
-
三 婚姻法对传统婚姻的冲击
-
-
小结
-
-
第五章 民间仪式与村寨治理
-
第一节 大乌烧村寨口述史
-
第二节 大乌烧村“鼓藏节”的由来及历史
-
第三节 村寨权力秩序的打破
-
第四节 村寨治理下的权力维度
-
一 节日的组织与运作
-
二 村寨权威人物
-
三 调解与村规民约
-
-
第五节 民间仪式与国家在场
-
一 鼓藏节的国家话语
-
二 传统权威与国家权威
-
-
小结
-
-
第六章 苗族村民自治与制度创新
-
第一节 苗族村民自治现状
-
第二节 文化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互补与整合
-
一 土地庙搬迁
-
二 土地纠纷
-
三 红阳寨修路
-
-
第三节 村寨治理的制度创新
-
一 “五老理财”
-
二 民主评议与民主监督
-
三 为村委“挂红”
-
-
小结
-
- 第七章 苗族文化资源与权力运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章附录
-
第三章附录
-
第四章附录
-
第五章附录
-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1945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