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社論
-
服務使用者觀點的社會福利服務:沒有我的參與,不要幫我做決定/本社
-
-
專題論述
-
「我」使用個人助理與居家服務之經驗:在社區自立生活的需求滿足了嗎?/陳彥廷
-
服務使用者觀點的精神障礙服務:需求滿足與自我賦權/游淑真
-
論心理社會障礙者同儕支持之困境:以自立生活同儕支持方案為例/廖福源
-
「我生活就要去工作」──精神康復者的就業困境與建議/陳芳珮
-
「沒有我的參與,不要為我做決定」──心智能障礙者參與易讀服務之意涵與對社工角色之挑戰/郭惠瑜
-
編輯心智障礙者易讀文本:服務使用者參與與賦權/呂孟鴻、陳政智、巫懿真
-
「我只是個忽喜忽悲的人」──一位情感性失調個案線上晤談經驗的助人工作反思/邱方昱、劉家安、黃惠暄
-
身心障礙者及其組織以服務使用者角色參與公共政策:以行政部門兩個身心障礙者權益推動小組為例/連穎、金祈綉
-
兒少參與的遊戲公園──走出家門的第一個社區共養空間/李玉華
-
家的延伸──由家長視角探究居家托育服務內涵與意義/李庭欣、黃喬鈴
-
「母親」之外:從青少女懷孕服務省思使用者主體性需求/商銘峻、陳俊賢
-
銀髮家事服務的使用者觀點──以彭婉如基金會的實驗方案為例/王兆慶、王百芳、尤敏馬告
-
運用日出模式探討跨文化整合照護實踐觀點──以臺中市客家伯公照護站實施為例/陳碧蓮、田青怡、張素蓮
-
聽見失智者的聲音──以台灣失智症協會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為例/陳筠靜、李佩璇、陳巧宜、湯麗玉
-
倡導以使用者為本位的長照服務模式/王潔媛
-
使用者觀點的長期照顧服務法修法歷程:長照權益監督聯盟行動紀實/陳景寧、張筱嬋、陳正芬
-
以服務使用者需求建構零約束的長期照顧模式/林哲瑩
-
照顧科技下的隱私與自主:高齡者觀點的分析/周宇翔
-
矯正機關個別化處遇實施之我見──以個案需求為主體的生態系統觀點/郭文正
-
淺談犯罪被害人對福利服務整合的需求/吳瓊華
-
以服務對象需求出發建構臺灣減害治療性社區的經驗探究/陳政隆、徐森杰
-
社工可以做更多一點嗎?脆弱家庭家長服務使用經驗初探/白倩如、曾華源
-
-
一般論述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下街友的處境與對策:以社會正義觀點探討/顏睦蓉、趙祥和
-
多層面影響與因應──疫情下部落高齡者接受文化健康站服務的經驗/全秀蘭、王秀燕、胡慧嫈
-
障礙者的「玩權」──科技交織性/別下的時間與空間/顏芝盈
-
新興虛擬數位性別暴力議題誰可接招?數位性暴力之社工服務/杜瑛秋、鄭筱舢、許皓程
-
性別融入社區課程與婦團女性講師培力/楊佳羚、梁淑英
-
在社工教育納入多元性別社群議題:態度、知識、服務或行動策略/鍾道詮
-
新住民勞動參與狀況及就業服務系統使用分析/吳秀照、趙含章、卓春英
-
長照C據點辦理單位的組織類型分析/梁鎧麟
-
從長照人力媒合平臺興起探討我國長照政策未竟事宜/蔡璧竹
-
-
專欄
-
我與社福體制相遇及使用服務的經驗知識/ 周月清、吳慧菁、王舒芸
-
長照2.0與個人助理需求評估:打開評估黑盒子、還我生活自主性!/孫嘉梁
-
高時數人力協助需求障礙者在社區生活大不易:服務轉銜斷裂與資源不足/周倩如
-
創造社會發展及重度障礙者與外籍看護三贏的政策方向:服務使用者觀點/張宗傑
-
從「水電工」到「資訊人」:職業重建與長照臨短托服務使用者/謝美容
-
我的經歷、我的建議:探討(被)服務態度、生活重建、職業重建/徐薇雅
-
慢性精神病患手足之陪病與倡議:全民同創友善共好的社區/吳金蓮
-
從助人工作者變成「服務使用者」/魏靜慧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