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障礙研究與社會政策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32585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障礙研究(Disability Studies)是近二、三十年來,隨著障礙者權利的倡議而興起,強調的是障礙者的貢獻、經驗、歷史與文化。本書為繼2012年《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一書,再一次以障礙者為主體出發,探討身心障礙理論模式與立法發展,並進一步檢視其於不同面向之社會政策議題的展現。

本書除包含前一版之教育、健康、勞動、無障礙等章節的修訂,尚新增交通、貧窮、自我倡導、家庭照顧者等章節。全書共計15章,適合大學部與碩士班學生上課使用,也適合對於障礙研究有興趣的學者、實務工作者及一般民眾參考。

本書作者群大都對於障礙研究有特定研究經驗與著述累積。希望能啟發讀者如何看待自己與其他不同身體經驗的他人,並讓讀者能瞭解障礙研究的多元風貌與各種論述的起源與意義,以改善讀者對障礙者的瞭解與態度。
  • 序言
  • 楔子─在社區中生活:體驗障礙/王國羽
  • chapter 1 西方社會障礙歷史與文化│張恒豪、蘇峰山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障礙在西方的歷史發展
    • 第三節 障礙文化的興起與挑戰
    • 第四節 障礙者的正名與文化再現
    • 第五節 結論:台灣脈絡下的障礙歷史與文化
  • chapter 2 障礙理論與政策:分配政治與公民身分│洪惠芬、王國羽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分配政治:國家、市場與家庭
    • 第三節 障礙者的理想生活圖像:社會模式與形式正義
    • 第四節 從社會模式到人權模式:對障礙作為差異的再省思
  • chapter 3 障礙模型發展與核心概念│王國羽
    • 第一節 損傷、障礙、功能限制與互動關係
    • 第二節 醫療、社會、人權模型
    • 第三節 測量層次與統計資料收集
    • 第四節 台灣身心障礙人口資料與架構
  • chapter 4 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功能與障礙分類及台灣身心障礙者鑑定制度設計│嚴嘉楓、王國羽
    • 第一節 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功能與障礙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系統
    • 第二節 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功能與障礙分類─兒童及青少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 Children and Youth Version, ICF-CY)
    • 第三節 台灣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政策: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功能與障礙分類之應用歷程
  • chapter 5 障礙立法發展與法律權益│林昭吟、張恒豪、蘇峰山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國際組織與主要國家之障礙立法
    • 第三節 我國之障礙立法:從慈善邁向權利
    • 第四節 障礙者權益之相關法律議題
    • 第五節 結論
  • chapter 6 無障礙環境│邱大昕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基本概念
    • 第三節 無障礙相關法規
    • 第四節 科技與社會變遷
    • 第五節 結論
  • chapter 7 交通與行動力│潘佩君
    • 第一節 前言:交通可近性與交通貧窮的理論內涵
    • 第二節 現行交通政策、措施、方案介紹
    • 第三節 交通可近性與障礙者健康的關係
    • 第四節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中的交通可近性
    • 第五節 使用者的外出行動經驗與意見
  • chapter 8 身心障礙者的照顧支持服務:從機構照顧到自立生活│王育瑜、周怡君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身心障礙者照顧與支持服務的概念與西方經驗
    • 第三節 身心障礙者照顧與支持服務的台灣經驗
    • 第四節 結論
  • chapter 9 自我倡導│王育瑜、林惠芳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自我倡導」概念的起源與內涵
    • 第三節 國際組織與聯盟性團體推動自我倡導的努力
    • 第四節 結論
  • chapter 10 家庭照顧者│陳芳珮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家庭角色與家庭照顧
    • 第三節 照顧經驗
    • 第四節 家庭照顧相關政策法規與服務
    • 第五節 家庭照顧支持政策之設計
    • 第六節 結論
  • chapter 11 醫療與健康照顧│林昭吟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理論觀點
    • 第三節 障礙者的健康問題與健康狀況
    • 第四節 障礙者的健康照顧需求與就醫障礙
    • 第五節 我國障礙者的健康照顧政策與研究
    • 第六節 結論
  • chapter 12 障礙研究與融合教育│張恒豪、邱春瑜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特殊教育的歷史發展
    • 第三節 特殊教育與不平等
    • 第四節 特殊教育的標籤與污名
    • 第五節 身心障礙權利公約與障礙者的教育權
    • 第六節 台灣的障礙者教育權的實踐與反思
    • 第七節 結論
  • chapter 13 障礙者的勞動與就業│吳秀照、陳美智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障礙者就業的觀點探討
    • 第三節 障礙者就業政策與相關措施
    • 第四節 我國障礙者的勞動狀況與就業促進經費
    • 第五節 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的理想與現實
    • 第六節 結論
  • chapter 14 障礙者與貧窮議題│王玉如、王國羽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貧窮與障礙動態累積循環的關係
    • 第三節 人權模式的「差異」貫穿貧窮問題的核心
    • 第四節 社會福利所得保障政策的矛盾
  • chapter 15 身心障礙、性別與性自主權│邱連枝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障礙研究:從性別盲視到酷兒理論
    • 第三節 身心障礙女性的性別處境:「雙重邊緣化」(double marginalization)及殘缺的性別圖像
    • 第四節 身心障礙者的「性/情慾」:性自主權的一體兩面
    • 第五節 結論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