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木丰中学“控辍保学”的个案研究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3499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以云南芒市一所傣族中学实施“控辍保学、三级联动”责任制为中心,研究了针对辍学展开的治理的社会实践逻辑。作者从针对一个具体个案的辍学治理入手,反思了辍学的普遍存在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解释辍学现象,以及为什么要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通过将这些问题置于中国教育下乡的历史进程中,并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审视这些问题,提出教育治理是在边缘地带强化权力的进程,也是渐进的国家化问题。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序言
  • 目录
  • 第一章 问题与思路
    • 第一节 一个都不能少
    • 第二节 对“控辍保学”现象的追问
    • 第三节 国家的理性与社会的自然
    • 第四节 中国教育治理的问题域
    • 第五节 以学校为田野
  • 第二章 普遍的辍学
    • 第一节 辍学的简明统计
    • 第二节 辍学的复杂形态
    • 第三节 辍学的历史呈现
    • 第四节 辍学话语的建构
    • 第五节 傣族人真的不爱读书吗?
  • 第三章 辍学的治理
    • 第一节 辍学的“问题化”过程
    • 第二节 “普九”成为中心工作
    • 第三节 目标责任制与运动式治理的结合
    • 第四节 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结合
    • 第五节 辍学的治理如何走向反面?
  • 第四章 文化的反抗
    • 第一节 拒绝学习
    • 第二节 违反纪律
    • 第三节 挑战权威
    • 第四节 参与村落生活
    • 第五节 文化的反抗如何形成?
  • 第五章 知识的体制
    • 第一节 教育空间的知识构造
    • 第二节 课堂知识的传递机制
    • 第三节 村落知识的濡化机制
    • 第四节 学校教育的双重难题
    • 第五节 双语教育为什么难以达到目的?
  • 第六章 治理的形成
    • 第一节 从教化传统到教育治理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地方政权懈怠下的教育治理
    •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总体性政治下的教育治理
    • 第四节 “普九”前后从弱干预向强干预的转变
    • 第五节 彻底的治理何以构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西西弗斯的神话
    • 第二节 教育治理的悖论
    • 第三节 教化传统的延伸
    • 第四节 破解教育的文明话语
    • 第五节 追寻教育的乡野气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