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中国,许多古老的城市都有层层叠叠的文化、文学与历史积淀,它们与古迹、建筑、街道、居民等景观、日常生活一起,构成了一个城市独有的精神特征和外观特色。"城市文学地图系列"选取南京、苏州、杭州、成都这四个城市,将个中古迹、景点或典故拈取出来,赏析和探讨它们在历来文学文本中所呈现的种种形态及世事变迁,从而层层揭示一个城市的沧桑流衍,从历史和地理两个维度,为读者构造出一个穿越古今时空的城市文学地图。该系列现有以下四种:
《南京文学地图》
《杭州文学地图》
《苏州文学地图》
《成都文学地图》
《南京文学地图》
《杭州文学地图》
《苏州文学地图》
《成都文学地图》
- 封面
- 版权
- 目录
- 丛书总序
-
第一章 金陵帝王州
-
一 钟山
-
二 长江与燕子矶
-
三 石头城
-
四 故宫
-
五 明孝陵
-
-
第二章 湖光亭台
-
一 台城
-
二 玄武湖
-
三 阅江楼
-
四 凤凰台
-
五 白鹭洲
-
六 雨花台
-
七 赏心亭
-
-
第三章 四百八十寺
-
一 灵谷寺
-
二 鸡鸣寺
-
三 栖霞寺
-
四 报恩寺
-
五 清凉寺
-
-
第四章 秦淮河的文人与女性
-
一 青溪与桃叶渡
-
二 长干桥·文德桥·武定桥
-
三 秦淮画舫
-
四 夫子庙·贡院
-
五 旧院
-
六 李香君与媚香楼
-
-
第五章 “王谢堂前燕”与“寻常百姓家”
-
一 长干里
-
二 三山街
-
三 乌衣巷与朱雀桥
-
四 胭脂井
-
五 状元巷
-
六 丹凤街
-
-
第六章 千年文脉
-
一 王安石的半山园
-
二 袁枚的随园
-
三 李渔的芥子园
-
四 龚贤、桐城派与扫叶楼
-
五 鹫峰寺与梁辰鱼
-
六 魏源与小卷阿
-
-
第七章 民国旧迹
-
一 励志社
-
二 中山陵
-
三 中山路
-
四 城北民国官邸
-
五 新街口
-
六 大屠杀中的江东门
-
-
第八章 近代作家地理
-
一 陈三立的珠宝廊与散原精舍
-
二 李瑞清的梅庵
-
三 胡小石的愿夏庐与蜩庐
-
四 赛珍珠的小洋楼
-
- 作者说明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