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为献礼建党一百周年,推进落实“四史”教育,激励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情怀和时代精神,北京大学在梳理北大师生五四新文化运动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组织编纂了本书。本书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教书育人工作实践,选取了十余位北大师生(包括蔡元培、陈独秀、鲁迅、胡适、周作人、罗家伦、蒋梦麟、张申府、杨昌济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52篇文章,按“青年何谓?青年何为?”“思想启蒙,振聋发聩”“革故鼎新、引领时代”“文以化之,教以铸之”“道路新辟,复兴肇始”等主题归类,编纂成册,以期让百年前的名家大师之声,在今天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激励莘莘学子薪火相传,砥砺前行,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体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同时,本书也能为学术研究者提供史料素材,以期深化五四研究、弘扬新文化运动精神、传承中华文化。
- 封面
- 版权信息
- 目录
- 编委会名单
- 前 言
-
青年何谓?青年何为?
-
敬告青年
-
新青年
-
人生真义
-
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
-
爱国运动与求学
-
告学生
-
所望于今日的青年
-
-
思想启蒙,振聋发聩
-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
自由与秩序
-
新思潮的意义
-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
问题与主义
-
再论问题与主义
-
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α
-
-
革故鼎新,引领时代
-
洪水与猛兽
-
调和论与旧道德
-
《新青年》宣言α
-
“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
-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
-
未有天才之前
-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
孔家店里的老伙计
-
-
文以化之,教以铸之
-
科学之修养
-
国故和科学的精神
-
国文之将来
-
文学革命论
-
什么是新文学
-
以美育代宗教说
-
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
-
欧战后之教育问题
-
新教育是什么
-
-
五四百年,北大百廿
-
五四运动特有的精神
-
五四运动纪念
-
五四宣言
-
“五四运动”的精神
-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演进中的北大
-
我观北大
-
-
道路新辟,复兴肇始
-
庶民的胜利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α
-
北京同人提案α
-
在中央公园之演说
-
吾所望于今后之国民者
-
发展中国的实业究竟要采用什么方法?
-
俄罗斯革命之三领袖
-
中国青年应该与“少年国际”结合
-
复古与革命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