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7658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从上古神话、上古艺术、上古仪式与科学等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切片加以剖析,认为神话、艺术、科学代表了上古中国人智慧的主要内容,并用具体例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1.我们和神话时代的人是什么关系;2.我们和无文字的人群是什么关系;3.我们是否真的具有文化上的优越。
  • 版权信息
  • 导言 关于“经典之前的智慧”和“神话”
  • 第一单元 神话
    • 第一讲 从“鸱龟曳衔”神话谈起
      • 一、关于太阳神话和“鸱龟曳衔”
      • 二、鸱、龟在上古的符号意义
      • 三、关于太阳在晚上的运行
    • 第二讲 从“鸱龟曳衔”神话看上古神话
      • 一、对“鸱龟曳衔”神话的解释
      • 二、讨论一:神话体系、仪式和神话研究的方法
      • 三、讨论二:神话的符号表达方式
      • 四、结语
  • 第二单元 艺术
    • 第三讲 饕餮艺术
      • 一、“狞厉的美”和其他
      • 二、从古记录看虎噬人器物
      • 三、饕餮艺术的思想内涵
    • 第四讲 上古艺术的符号意义
      • 一、饕餮纹和兽面纹的关系
      • 二、饕餮艺术的起源和早期历程
      • 三、对饕餮艺术若干形式元素的分析
      • 四、结论:早期艺术是人神交通的工具和符号
  • 第三单元 科学
    • 第五讲 武王伐殷天象和上古天文学
      • 一、从武王伐殷天象谈起
      • 二、武王伐殷天象的图像表现
    • 第六讲 上古天文学的知识特质
      • 一、上古宇宙观的科学原理
      • 二、古人对太阳和恒星视运动的观测
      • 三、关于月亮和行星的视运动
    • 第七讲 上古天文学的文化特质
      • 一、太阳祭祀和十二支的起源
      • 二、从火历看“绝地天通”
      • 三、结论:上古科学联系于对彼岸世界的长期观察
  • 第四单元 理论总结
    • 第八讲 上古符号与思维
      • 一、关于上古智慧的符号特质
      • 二、上古中国人的符号理论
      • 三、从仪式角度看上古符号
    • 第九讲 上古符号与语言
      • 一、从语言文字角度看上古思维的特性和价值
      • 二、上古图像同语言的关联
      • 三、关于上古图像语言的词汇功能
      • 四、关于上古图像语言的语法特点
    • 第十讲 经典世界和前经典世界的隔阂与沟通
      • 一、《老子》“始”“母”“名”“道”等概念的原型
      • 二、从老子哲学体系看“近取诸身”的思维方法
      • 三、从上古图文献看孔子诗学
      • 四、从孔子看前经典世界向经典世界的过渡
    • 第十一讲 关于“天人合一”与“轴心突破”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关于“思想”和“天人合一”
      • 三、关于“巫”和“史”
      • 四、关于经典的形成
      • 五、结语:以孔子的眼光看经典之前
  • 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