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从晚清新兴的报章文字中选取女性社会、女性典范、女性之死三个视角,透过对晚清女界生活与观念的考察,具体探讨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思想发展之间的复杂纠葛。作者试图通过进入报刊,实现阅读视角从官方到民间的转移,并由此返回现场,这种努力在本书中具体落实为通过对十个个案的剖析,对史料进行精细处理,以期逼真地展示晚清社会的某一现场,并由此揭示出其间隐含的诸种文化动态。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导言 重构晚清图景
-
上篇 女性社会
-
第一章 中西合璧的教育理想
-
第一节 利用报刊的自觉意识
-
第二节 中西女士的盛大聚会
-
第三节 中西并重的办学方针
-
第四节 华洋杂处的文化环境
-
-
第二章 新教育与旧道德
-
第一节 通信订婚与文明结婚
-
第二节 男学生的私函与女学生的公开信
-
第三节 屈彊的革退与中国妇人会的分裂
-
第四节 “启发知识”与“保存礼教”两不相妨
-
-
第三章 晚清女报的性别观照
-
第一节 刊物的编辑、出版与发行
-
第二节 作者的聚合
-
第三节 “女子世界”的构想
-
第四节 “女权”优先还是“女学”优先
-
第五节 体育为女子教育第一义
-
第六节 杂志的续出
-
-
第四章 历史记忆的重构
-
第一节 “十不从”小考
-
第二节 为民族殉身
-
第三节 “足”以有别也
-
第四节 雌风吹动革命潮
-
-
-
中篇 女性典范
-
第五章 晚清的古典新义
-
第一节 “文饰政论”与“新眼读书”
-
第二节 史书中的班昭与《女诫》
-
第三节 女子教育的楷模
-
第四节 男尊女卑的祸首
-
第五节 旧经典与新思想的离合
-
-
第六章 误译误读与正解正果
-
第一节 《五月花》与《批茶女士传》
-
第二节 美国废奴先驱的形象放大
-
第三节 光荣属于谁
-
-
第七章 接受过程中的演绎
-
第一节 罗兰夫人何人也
-
第二节 女杰本自东瀛来
-
第三节 中西合璧的启蒙角色
-
第四节 意蕴丰富的形象符号
-
第五节 化出罗兰劫后身
-
-
-
下篇 女性之死
-
第八章 晚清女学中的满汉矛盾
-
第一节 解不开的死结
-
第二节 “旗女亦为彼族兴学乎”
-
第三节 惠氏死而八旗生
-
第四节 江南之士夫不若河北之俳优
-
第五节 女杰死而学校兴
-
-
第九章 从新闻到小说
-
第一节 由新闻到案件
-
第二节 名禀告实监察
-
第三节 以放足争兴学
-
第四节 变先进为中庸
-
-
第十章 纷纭身后事
-
第一节 舆论的抗争
-
第二节 大吏的被逐
-
第三节 良心的拷问
-
第四节 安葬的义举
-
第五节 告密的报应
-
第六节 文学的聚焦
-
-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新版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