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采用人类学视野,直面本土现实,依循新人文学科的建设路径,在中西当代学术思想的碰撞和融会中,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范式、民族艺术与文明冲突、美学意识形态、中国当代悲剧问题、人文精神建设、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地方性审美经验与认同危机、民族审美经验等重要理论问题做了深沉的思考。
- 版权信息
- 目录
-
第一辑 全球化审美:人类学视域
-
审美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
-
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
-
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
-
审美人类学的问题与方法再思考
-
马克思的审美人类学思想
-
列维-斯特劳斯与审美人类学
-
民族美学研究对象的思考
-
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及其重构
-
地方性审美经验中的认同危机
-
略论民族艺术在当代文明冲突下的作用
-
民族审美经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意义
-
-
第二辑 现代审美问题:跨界·转向·实践
-
美学与跨学科研究:论新人文学科与当代美学研究
-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
-
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新起点
-
关于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问题
-
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
-
现代性与悲剧观念
-
中国悲剧观念:理论传统及其当代意义
-
美学面向现实的提问方式
-
-
第三辑 地方性经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模式
-
六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范式转换及其基本问题
-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
-
中国审美经验的理论阐释与文艺美学的发展
-
关于文艺学和美学的现实性问题
-
《野性的思维》中的乌托邦观念
-
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
-
第四辑 直面现实:现代美学的价值指向
-
关于黑衣壮审美文化研究的缘起及其思考
-
看不见世界的美丽呈现——简评话剧《在看见以前》
-
躲避崇高?——《赵氏孤儿》观后谈
-
牺牲的意义——从陈凯歌电影《赵氏孤儿》谈起
-
明媚的暴力——程贤章长篇小说《仙人洞》的人类学意义
-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