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揭示了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本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早期启蒙思潮与政治文明中的新因素、在总结中发展的传统科学技术等。
- 版权页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传统农业文明发展的新规模、新因素
-
第二节 新思想观念的出现与传统学术文化、文学艺术的新成就
-
第三节 历史的反思与迈向近代文明
-
-
第一章 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移民开发
-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
-
第三节 农业精耕细作的深化
-
第四节 棉花种植与松江棉纺织业
-
第五节 江南市镇与客帮商人
-
第六节 白银、铜钱与金融业
-
-
第二章 早期启蒙思潮与政治文明中的新因素
-
第一节 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与泰州学派
-
第二节 党社运动与市民抗争
-
第三节 启蒙思想的深化与学术思想的嬗变
-
-
第三章 在总结中发展的传统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学思想、方法及手段
-
第二节 总结与开创——几部重要的科技著作
-
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
-
第四章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第一节 国家秩序的重建和近代疆域的奠定
-
第二节 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
-
第三节 对外关系
-
-
第五章 政治发展与国计民生
-
第一节 皇权专制与行政法制化的加强
-
第二节 赋役制度变革与人民自由度的提高
-
第三节 漕运与黄河的治理业绩
-
第四节 灾荒与政府的赈济措施
-
-
第六章 清代前、中期的文化意识与业绩
-
第一节 集大成的文化意识与文化建设
-
第二节 考据:思想与学术的消长
-
第三节 清代学术的知识谱系
-
第四节 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
-
-
第七章 西学东渐与中华文明的外播
-
第一节 明末耶稣会士的入华与西学东渐
-
第二节 明末士大夫对西学的接受和拒斥
-
第三节 清初传教士在华的传教活动与西学东渐
-
第四节 清初士人与西学的流播
-
第五节 中学西渐
-
-
第八章 宗教信仰:观念与实践
-
第一节 国家宗教祭祀的完备
-
第二节 传统宗教的多元发展与融合
-
第三节 香烟缭绕: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
-
-
第九章 文艺创作的新走向
-
第一节 通俗文学的迭兴与变奏
-
第二节 独抒性灵与赋到沧桑
-
第三节 版画世界与翰墨丹青
-
第四节 《红楼梦》:一部小说折射的文化史
-
-
第十章 社会生活的因循与躁动
-
第一节 礼教背景下的宗法家族生活
-
第二节 商人精神与社会风尚
-
第三节 文人士大夫的清雅生活
-
-
第十一章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
第一节 完备的学校与书院之兴衰
-
第二节 蒙学教育及其人文意蕴
-
第三节 融合在社会生活中的教育
-
-
第十二章 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区域差异的凸显
-
第一节 明清两朝首都的规划与管理
-
第二节 沿海城市的发展与辐射作用
-
第三节 沿海城市发展的区域差异
-
-
第十三章 变革图强:近代文明的催生
-
第一节 师夷、制器、自强
-
第二节 西学、启蒙、救亡
-
第三节 制度、立宪、共和
-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